柳竹秋 第245节(2 / 4)
当殿上人大多悲痛慌张,埋头哭丧时,有人悄悄关闭了殿门,而后臣僚们陆续发现周围多了百十个手持棍棒的宦官,一齐冷着脸对他们虎视眈眈。
质问呼喝声中,章皇后在十几个宫人簇拥下自大殿后门入内,身旁还跟着一名身着皇帝冕服的青年,竟是朱昀曤。
本该在封地的颍川王公然穿着龙袍亮相,这诡异情形像往殿内轰入一颗炮弹,悲痛笼罩的人群里立刻充斥起不祥的氛围。
柳竹秋刚才便猜测是皇后派人去行刺的,以为那是她狗急跳墙的最后一招。
她委实小瞧了这女人,章皇后的绝招是留在丈夫断气后才出手的。
她经过皇帝遗体前,以余光扫视他,心中只有报复的快感。
这场反目成仇的搏杀终究还是她这个强者胜出了。
庆德帝死也想不到为什么他一再清洗皇后在宫中的势力,漏网之鱼却除之不尽。其实他只要留意一下皇后最赞赏的诗句便不难捕捉痕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
皇后从后两句中获得启发,运用到培植党羽上。她长年累月搜集了宫中大小管事宫人的不轨证据,或者故意设计诱其犯错落下把柄。
在有需要时便以这些把柄为要挟,胁迫或者策反“罪人”为她效力。
这边庆德帝卯足力气清理后党,那边皇后不断补充兵力。在弱肉强食的宫廷里,几乎没人能干干净净上位,有的仅仅为求生存也会惹下满身罪孽。有这些罪恶做养分,皇后的根系便能反复生发。
现在殿上这百来个手下便可协助她颠覆朝纲。
她牵着朱昀曤来到御座前,向百官威严声明:“大行皇帝龙驭宾天,本宫宣布由颍川王继任大统,尔等诸臣还不速速参拜新君。”
作者有话说:
1少云:陈良机的表字。明代皇帝为现实对阁臣的尊敬,通常称他们为先生。
2出自朱熹《观书有感》
第二百零三章
皇后的宣言惊煞众人, 大臣们立时质疑:“先帝驾崩后理应由太子继位,娘娘此举不合法度啊。”
章皇后峻厉道:“朱昀曦乖戾暴躁,失惑无常, 不法祖德, 不遵亲训, 难以奉宗庙。本宫为天下计, 大义灭亲,今褫夺其皇太子位。颍川王承训怀衽,导达善性,素为先帝和本宫所钟爱,必能守器纂统, 承七庙之重。”
说罢径直扶朱昀曤坐上龙椅, 再次命百官参拜。
柳竹秋怒斥:“先帝驾崩前已立好遗诏,由太子即皇帝位。娘娘私自接回颍川王, 又趁先帝尸骨未寒之即胁迫众臣行此篡位之举, 乃是谋逆!”
在场人里章皇后最恨她,断喝:“大胆妖女,你抗旨潜逃回京才是该杀的反贼,先帝若有遗诏现在何处?死到临头还敢造谣,待会儿就将你千刀万剐, 明正典刑!”
见她颠倒黑白,公开造反, 庄世珍愤而出列为柳竹秋作证:“先帝上午确曾召见陈良机拟定遗诏, 已由陈阁老送交司礼监, 问问张选志便知。”
人们一齐注视张选志, 老太监懵然惊呼:“陈阁老没去过司礼监啊。”
柳竹秋明白又是皇后使坏, 老陈说不定已遭了毒手。
章皇后棋行险招, 不敢磨蹭,喝令手下胁迫群臣参拜,敢有不遵者就地打杀。
她贵为皇后,在先帝崩逝的情况下是有权力决定谁做新皇帝。
比如本朝仁宗驾崩后,时为太子的宣宗人在南京,当时若非他的生母张皇后坐镇宫中严防死守,只怕汉王、赵王早已成功篡位。
且纲常不可违,百官此刻若拜了颍川王,君臣名分便定下了,即便事后反悔仍会背上叛臣罪名。 ↑返回顶部↑
质问呼喝声中,章皇后在十几个宫人簇拥下自大殿后门入内,身旁还跟着一名身着皇帝冕服的青年,竟是朱昀曤。
本该在封地的颍川王公然穿着龙袍亮相,这诡异情形像往殿内轰入一颗炮弹,悲痛笼罩的人群里立刻充斥起不祥的氛围。
柳竹秋刚才便猜测是皇后派人去行刺的,以为那是她狗急跳墙的最后一招。
她委实小瞧了这女人,章皇后的绝招是留在丈夫断气后才出手的。
她经过皇帝遗体前,以余光扫视他,心中只有报复的快感。
这场反目成仇的搏杀终究还是她这个强者胜出了。
庆德帝死也想不到为什么他一再清洗皇后在宫中的势力,漏网之鱼却除之不尽。其实他只要留意一下皇后最赞赏的诗句便不难捕捉痕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
皇后从后两句中获得启发,运用到培植党羽上。她长年累月搜集了宫中大小管事宫人的不轨证据,或者故意设计诱其犯错落下把柄。
在有需要时便以这些把柄为要挟,胁迫或者策反“罪人”为她效力。
这边庆德帝卯足力气清理后党,那边皇后不断补充兵力。在弱肉强食的宫廷里,几乎没人能干干净净上位,有的仅仅为求生存也会惹下满身罪孽。有这些罪恶做养分,皇后的根系便能反复生发。
现在殿上这百来个手下便可协助她颠覆朝纲。
她牵着朱昀曤来到御座前,向百官威严声明:“大行皇帝龙驭宾天,本宫宣布由颍川王继任大统,尔等诸臣还不速速参拜新君。”
作者有话说:
1少云:陈良机的表字。明代皇帝为现实对阁臣的尊敬,通常称他们为先生。
2出自朱熹《观书有感》
第二百零三章
皇后的宣言惊煞众人, 大臣们立时质疑:“先帝驾崩后理应由太子继位,娘娘此举不合法度啊。”
章皇后峻厉道:“朱昀曦乖戾暴躁,失惑无常, 不法祖德, 不遵亲训, 难以奉宗庙。本宫为天下计, 大义灭亲,今褫夺其皇太子位。颍川王承训怀衽,导达善性,素为先帝和本宫所钟爱,必能守器纂统, 承七庙之重。”
说罢径直扶朱昀曤坐上龙椅, 再次命百官参拜。
柳竹秋怒斥:“先帝驾崩前已立好遗诏,由太子即皇帝位。娘娘私自接回颍川王, 又趁先帝尸骨未寒之即胁迫众臣行此篡位之举, 乃是谋逆!”
在场人里章皇后最恨她,断喝:“大胆妖女,你抗旨潜逃回京才是该杀的反贼,先帝若有遗诏现在何处?死到临头还敢造谣,待会儿就将你千刀万剐, 明正典刑!”
见她颠倒黑白,公开造反, 庄世珍愤而出列为柳竹秋作证:“先帝上午确曾召见陈良机拟定遗诏, 已由陈阁老送交司礼监, 问问张选志便知。”
人们一齐注视张选志, 老太监懵然惊呼:“陈阁老没去过司礼监啊。”
柳竹秋明白又是皇后使坏, 老陈说不定已遭了毒手。
章皇后棋行险招, 不敢磨蹭,喝令手下胁迫群臣参拜,敢有不遵者就地打杀。
她贵为皇后,在先帝崩逝的情况下是有权力决定谁做新皇帝。
比如本朝仁宗驾崩后,时为太子的宣宗人在南京,当时若非他的生母张皇后坐镇宫中严防死守,只怕汉王、赵王早已成功篡位。
且纲常不可违,百官此刻若拜了颍川王,君臣名分便定下了,即便事后反悔仍会背上叛臣罪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