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我回家养蜂了 第17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妞二妞也很喜欢跟庆梅的大宝小宝玩,庆梅还给他们安排了赚零花钱的“兼职”呢——帮家里分拣菌子,分拣完一箩筐,给他们一块钱。
  几个孩子赚钱赚得不亦乐乎,庆山过来接人她们都不想回去了……
  俩家人好得跟一家人似的,村里人如今说起郎英,也很少再提到她前一段婚姻了。
  仿佛她从前吃过的那些苦,都是为了等到庆山这个人。
  大家都说她是苦尽甘来,只有郎英自己知道,她能得到今天这些成绩,不是因为嫁对了人,而是跟对了人……
  月底,跟厂里请来的会计盘完账,看着账面上的销售额,即便是早就有了心理准备,郎英也惊呆了。
  “怪不得小满一直鼓励我自己做品牌!”
  按照这个销量,哪怕后面只有这次一半的销量呢,粗略算下来,她家这个酱菜厂,一年毛利润也有上百万了……
  郎英这辈子都没想到,有一天她真的能像电影里自己演的那样,成为一个年入百万的企业老板。
  “咱们该好好谢谢姜影帝。”庆山感叹道。
  “还有小满和小鱼他们。”郎英眼圈微红。
  她一个初中都没毕业的农村妇女,要是没有江小满的悉心教导,没有江鱼和山岩他们的仗义相助,凭什么撑得起这么大一摊买卖呢?
  村里的自己人好感谢,郎英让庆山去找镇上的屠户,买了两头本地黑猪宰杀了,一家送了二十斤猪肉、两条大黑鲢,另外还有一些糕饼点心之类的。
  不是她偷懒不想请他们吃饭,主要是现在正巧赶上农忙季节,就算请吃饭,很多人家也不一定有时间来,索性送些每家都用得上的肉菜点心之类的,等这段时间忙完了,到时候再好好做两桌菜,买几瓶好酒,请一请这帮兄弟们。
  村里人好感谢,可远在千里之外的影帝姜元,应该怎么谢呢?
  吃的肯定不能随便送的,之前剧组在村里拍戏的时候,郎英就知道这个忌讳,尤其是像姜元这样的大明星,连剧组的盒饭都要单独准备,倒不是耍大牌,而是怕有心人往饭菜里下什么奇怪的东西……
  就在这时候,郎英看到了江有粮给江小满雕的八仙过海图案的一体式笔筒,旁边居然还带了个手机支架……这玩意儿不错啊!
  第211章
  自从视频号在网上小火了一把之后, 现在江有粮已经不是从前那个默默无闻的江老汉了。
  他现在是有着二十多万粉丝的江老师——这是粉丝们对他老人家的尊称。
  粉丝们特别喜欢看他老人家做竹雕,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有助于睡眠, 咳~
  不过,时间久了,也有一些粉丝提议,让江老师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最好也兼顾一下现代人的实际需求。
  就比如说, 现代社会家家户户都有空调, 对雕工精细的竹床已经没有需求了。
  但加班狗们整天对着电脑手机,对纯手工腕托和手机支架、平板支架的需求量巨大啊!
  粉丝们强烈呼吁, 请江老师多开发一些适合现代年轻人日常使用的新产品。
  不然他们每天跑到江老师的直播间白嫖,总感觉不太好意思的样子。
  江小满也觉得粉丝们说的挺对的, 虽然他爹做的那些竹雕摆件看着就特别精致, 但纯艺术品的话,受众面确实太窄了。
  但如果换个思路, 就像网友说的那样,多做一些简单但实用的日用品,这样既能扩大竹雕艺术的欣赏者范围, 又能给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创收, 岂不是一举两得?
  就这样, 江有粮转变创作思路,在儿子和粉丝们的头脑风暴支持下,陆续推出了竹雕的手机支架、腕托、多功能笔筒、梳妆盒、野餐篮、茶叶罐之类的。
  现在江有粮的视频号下面已经有商品橱窗了,他做的纯手工竹雕虽然价格卖的比机器做的贵, 但销量也不错, 江小满桌上摆的这个多功能笔筒, 就是江有粮亲手给儿子做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