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第37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现在不说完全没有机会,起码是机会渺茫了。
  除非栗田工业不惜代价,否则齐政有的是合作对象,何必选择一个极不友好的对手呢?
  加藤恒心里暗自嘀咕:我当时是什么猪脑子,会找了这么一块铁板来踢?
  ……
  同一件事情,对于国内北控水务、粤海水务和首创水务等水务龙头企业而言,是截然不同的心情。
  给他们三百颗猪脑子,也想不到国内有人会跑去开发水处理技术新体系。
  再给他们六百颗猪脑子,也想不到,嘉谷说开发新体系,竟然就真的弄出了周年高效的水生植物净化修复体系。
  毕竟,能成为国内水务龙头企业的,对水处理技术体系的革新有着深入骨髓的敬畏——每一个关键性技术点的突破,无不需要短则十几年,长则几十年的积累。
  1881年,法国科学家发明了第一座生物反应器,也是第一座厌氧生物处理池,才拉开了生物法处理污水的序幕;
  又到1916年,美国才正式建立了第一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法的诞生,奠定了未来100年间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基础;
  1950年科学家首次试制成功了具有高选择性的离子交换膜后,电渗析技术才进入了实用阶段,奠定了电渗析的实用化基础;
  此后几十年间,氧化沟工艺、a/o工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相继被开发出来,技术开始集成化……
  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越发强大,但水处理技术一直都是由国外掌握的技术。像威立雅、苏伊士环境、栗田工业等国际水务巨头,具有很强的技术储备能力,能在全球范围内的工业周期下行阶段存活并发展壮大,并凭借对周期的前瞻及高质量的技术与产品造就超额收益。
  如果只是紧随其后,缩小差距有望,弯道超车……实属想多了。
  尽管如此,他们也没有想过能在生物净化法上构建另一套水处理技术体系,事实上,也没有从其他公司里听到过类似的事情。
  但是,比起栗田工业以入门级选手的姿态面对震惊,国内水务巨头对嘉谷成果的震惊显得“习以为常”了。
  栗田工业还只是雾里看花,北控水务他们甚至还亲自派人到嘉谷在湘江流域的土壤修复区域仔细考察过,对嘉谷的生物修复体系早就是“一惊再惊”。
  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现代生态理念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入人心,再傻的人,都能看出嘉谷这一套日臻成熟的新体系的优势。
  所以,几家国内水务巨头的负责人在接到齐政抛出的橄榄枝——“想合作吗”,几乎像闻到肉的苍蝇那样扑上来。
  之所以能抑制住最后一丝冲动,还是因为不知道齐政的胃口有多大。
  ……
  第657章 谁傍谁大腿
  植物能“环保”到什么程度?
  神乎其神的程度。
  以北控水务为首的国产水务巨头代表们,在嘉谷实验室里很沉默,除了参观利用水生植物净化污水的净化塘以外,很少聊天甚至说话;大多数时候,他们甚至会用幽怨的眼神看着嘉谷展示一个又一个的水生植物净化方案。
  是的,一个又一个的方案。
  几十种超级水生净化植物,芦苇、灯心草、飘佛草、常绿鸢尾、水生美人蕉、伊乐藻等,组成上百个水生植物净化修复群落;还有上百种超级微生物菌落,分别针对农业污水、生活污水、部分工业污水等进行高效降解……
  再理智的业内人士,也无法对这种恍若开挂的行为平静以对。
  考察团中技术专家不少,研究生物净化法多年的也有,但国内的污水净化体系,向来是以吸收西方国家的营养为己任,拿来主义搞的比什么都好,独创一个新体系这种事,吹牛都不敢这么大胆。
  但不意味着他们不知道其中的分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