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第41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老实说,嘉谷能落实农业科研联合攻关计划,一来是嘉谷的强势市场地位,毕竟你的成果再先进,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快速转化,那也是白研究了。
  第二个原因就更简单了,那就是老生常谈的钞能力——嘉谷能出得起钱。
  如果说,天底下什么人最能花钱?
  那一定是科学家。
  不要说400亿了,即使是上千亿元人民币,手指缝稍微宽一点,都不够一间世界级的实验室一年花销。
  谁不想用更好的试剂和设备呀,无非是买不起罢了。
  能帮忙转化推广研究成果的狗大户,那都是科研机构的最爱。
  但那是400亿啊,不是400块啊。
  嘉谷如果把400亿用来投资,起码能换回实实在在的资产,但如果投给实验室,你问问陈建章敢说有实实在在的回报不?
  更坑爹的是,以科研的延续性,这经费上去了,后面想降下来都难——你总不能想着投一年就出成果了吧。
  至于多久能出成果?这是一个未知数。
  这么一想,心脏都忍不住抽搐起来。
  看着“眼巴巴”的实验室大佬,齐政挥挥手:“去去去,预算表留下,你滚犊子。我要看一下集团的财务,再给你答复。”
  看了这“败家”的开支,齐政决定要用集团的收入数据好好“洗洗眼”了。
  ……
  第728章 咱有钱,能花
  嘉谷成立的第十四个年头了。
  可以说度过了两个七年之痒的大嘉谷,也彻底变成了一条超级大章鱼。
  齐政看的集团内部财报很简单,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主要就是分为两大板块:赚钱的板块和不赚钱的板块。
  首先看赚钱的板块:
  排在第一位的当然是嘉谷的基本盘——粮油板块。
  作为粮油一哥,嘉谷粮油享受了中国家庭粮油包装化的红利,逐步形成商品多元而利润稳固的商业帝国,在小包装食用植物油、包装米现代渠道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9.7%和40.4%,稳居行业首位。
  不过,虽然与同行比较,嘉谷粮油的净利率也位居行业首位,但如果与集团内其他业务板块相比,粮油板块只能说是“微利模式”——毕竟,在这个受管控的行业,嘉谷粮油的终端价格调整都是需要审批的。
  不过,凭借着体量,这个基本盘还是为集团贡献了相当多的营收和利润——2014年粮油板块营收为1680亿元,实现净利润100.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将仙茗大米刨除在外的,不然就太耍流氓了。
  自从被检测出蕴含丰富的“高能生长因子”后,仙茗大米就不可能像其他商品那样“自由销售”了。
  仙茗大米现在每年稳定在100多万吨的产量,有一半被国家“平价”采购,用于研究或者特殊供应。
  而在剩下的产量中,有四成供应海外,海外统一供应价格是100美刀/公斤,堪称疯狂地从海外席卷富人的财富。
  但这部分超额利润并不是嘉谷独享的。这有点像国内的烟草公司,超过七成的成本是税。但即使是缴纳了高额的利税,仙茗大米每年依然能为嘉谷带来近五百亿利润。
  之所以没有计列在集团的财报中,是因为这部分利润“另有他用”——一部分用于阿拉鄯沙漠区的开发,大部分用于嘉谷系合作社的补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