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强国 第42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听到最后,齐政笑了笑道:“老爷子讲话一套一套的,还挺可爱的。”
  用“可爱”来形容一个老头子,差点把关主任呛到了。
  但起码证明了齐政的心情不错。
  关主任立即轻咳一声,道:“嘉谷合作社的普法教育,我们省里也是愿意帮忙的。你看,我们会协调基层干部,像老爷子这样帮助乡民们树立正确的契约意识,不会让大伙儿乱来的。”
  对于背后的挑事者,关主任这样的干部也不比杨老爷子知道的更多。
  但有一点,省委上下是知道的。
  嘉谷与政府部门不同,嘉谷是要赚钱的。
  一个不赚钱的公司,任你是金山银山的,也撑不了多久。政府可以投钱扶贫,但形成健康的产业扶贫,终究是离不开企业的。准确的说,是离不开能赚钱的企业的。
  而嘉谷要赚钱,就必须有一批“听话”的合作社。
  只有合作社听话了,嘉谷才能发挥规模化组织优势;也只有发挥规模化组织优势,嘉谷才能让农民能赚到钱的同时,嘉谷也能通过延伸产业链,慢慢收回沉没的成本。当这一切形成良性循环后,产业扶贫的意义才能体现。
  最怕的就是嘉谷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算嘉谷还愿意合作,如果条件更苛刻了,也肯定不是啥好事。
  齐政却是笑笑,道:“其实我并不担心的,我们的农民同胞也是在不断进步的。而且,我一向认为,只要我们嘉谷稳得住,慌的就不会是嘉谷。”
  慌什么呀,哪怕情况还不甚明朗,从长远来看,到最后都是阳谋,也就是硬实力碾压计谋,努力碾压小聪明。
  包括他在内的嘉谷人,也许并不够足智多谋,但论硬实力碾压,嘉谷人都是杠杠的。
  ……
  第740章 传递信心
  对于齐政不喜坐镇总部指挥,嘉谷人已经见怪不怪了。
  一来,集团已经有了以王昱业为首的完善的组织体系和管理团队,在董事会敲定应对程序后,没有了齐政必须参与的部分。二来,齐政奔波在外,也不是游山玩水,而是出于安抚人心的需要。
  ——不仅仅是要安抚其他合作社的人心,还有产业链合作商的人心。
  在齐政看来,合作商与专业合作社有些类似,都是嘉谷产业链条上的参与主体。事实上,齐政毫不怀疑,如果不是产业链合作商与嘉谷的联系更紧密,或者说更受嘉谷体系的辖制,而且大部分合作商比农民更理性,最先被挑拨的肯定是嘉谷产业链合作商。
  但这种理性是有限的,在舆论纷纷扰扰之际,他们一时也看不清嘉谷合作社的未来。
  不说所有,但起码有一半的合作商,是因为嘉谷系合作社而选择与嘉谷站在同一条战壕里的。最明显的一点是,如果嘉谷系合作社分崩离析,他们的生产都不能正常启动。
  当然,这也是嘉谷所不能承受的。如果一半的产业链合作商没了,嘉谷的供应链也算瘫痪了。
  所以这次信息局反应很快,在审视各地合作社态度的同时,也密切关注着产业链合作商的动静。
  其实,相比其他公司,嘉谷的产业链算得上相当稳定了。在上游的合作社“有变”之后,超过2000家的合作商里面,只有200多家人心不稳,就在商言商的角度来说,实属不易。不过,大多数合作商都属于在观望状态。嘉谷系合作社要是被舆论拖死,他们自然也不会跟着陪葬。
  按捺不住的多是新加入的合作商。他们一方面比较少历史因素的影响,一方面也是本小利薄。齐政对他们的心态倒也很能理解。要求一家资产数千万的合作商冒着风险观望是一回事,要求一家资产数十万的合作商冒风险等待又是另一回事。
  嘉谷自然要安抚下这部分合作商。总不能合作社这边还没乱,供应链这边倒先乱了吧。
  因此齐政在视察完滇省乌蒙山地区的合作社筹备进展后,马不停蹄的接受了滇省部分新加入嘉谷农产品供应链的合作商的邀请。
  为首的薯业食品公司老总林枫满面笑容,远远的伸出手,啪的一下,将齐政的单手给夹住了,使劲摇了两下,笑道:“咱总算能有机会拜访齐董了,我给您介绍一下,这是物云的孙总,这是利康的苏总……”
  “老实说,我们是想了许多办法,直到去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是加入了嘉谷供应链,找到了一个好项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