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强科举日常 第1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坐在媳妇家里,感觉更舒坦了,和老丈人说话时也有些分心,惦记着隔壁谈得怎样了,有些着急。
  程瑞心想,要是事情顺利的话,那媳妇她奶奶就能很快回来,要是时间长的话,那这读书的事就费劲。
  一刻钟,两刻钟,半个时辰……
  程瑞的肚子里像吃了外面雪地里的冰坨子,拔凉拔凉。心里窝着气,觉得不过是跟着小舅子他们一起上课而已,方家人做什么这么小气,又不费什么事。反正都是讲课,一个人听也是讲,两个人也是讲,怎么再加个亲戚就不行了。
  他深吸两口气,忍住心里的火,笑着站起身,不想再听老丈人和媳妇的大伯三叔在这儿说这些没见识的车轱辘话。他借口去茅房躲了出来,去里屋叫二妮出来。
  二妮和大妮半躺在炕上,也不起身,就问他有什么事。
  程瑞当着大姨子的面自然不好说他的事,只说有东西找不到了让她出来帮忙。
  二妮和大妮一对眼色,一起穿鞋下炕,大妮先笑着说:“妹夫丢了什么,我们一起帮你找,这样也快些。”
  程瑞随便搪塞了一句,使劲朝二妮那边使眼色,二妮就装着看不见。
  正僵持间,方老太太就带着方瑜从隔壁回来了,见到程瑞那样,就板着脸对他说:“你和我进屋说话,大妮你带着二妮和你弟弟去厨房帮忙。”
  可怜的方瑜就又被拉走了,连看戏的资格都没有。
  方瑜想知道老太太要对那个程瑞说什么,就打算跑过去偷听,大妮和二妮不让,他就对二妮说:“你不想知道奶奶要怎么办你的事嘛,我的好姐姐,我悄悄去听,听完了在跑回来告诉你,谁也不会知道的。”
  大妮和二妮是真挺好奇的,就放了手,让弟弟去偷听。
  方瑜这才脱开身,轻手轻脚地去到里屋门边,蹲着缩在水缸旁偷听。
  只听里面老太太正在说话:“你想继续读书识字是好事,我们家是读书人家,还就喜欢你这样的孩子呢。只是,你应该也知道二妮她大爷爷之前也是在镇子上开私塾的,后来是因为感觉身体不好才不开私塾了,回到村里养身子的。”
  “是,我听二妮说过。”程瑞偷眼看老太太的脸色,想要开口替自己说话:“我也不是外人,就——”
  “咳咳。”方老太太要把话拿在自己手里,不想让这小子插话。“小瑞子啊,我也是把你当成自己家的孩子才会替你去他大爷爷家说情的。要不然啊,我可不爱求人办事,哪怕是我家福娃去隔壁读书的事也是他大爷爷先开口说要教的,要不然呐我可不好意思开口劳烦人家,原本我都是打算送福娃去镇上私塾读书的,也不费什么事。”
  程瑞听老太太说这话,脸也发烫,可他不是没办法嘛,家里不给他拿钱,他能有什么办法呢。要不然他也不会腆着个脸让媳妇娘家的奶奶指着他鼻子这样说他了。
  老太太也就是拿话敲打敲打这小子,省得他不知天高地厚,还以为他们老方家是该他们程家的呢。让程瑞知道是谁求着谁在办事,这样以后二妮在婆家就有地位了。
  “只是你家的情况二妮也和我说了许多,二妮知道你难,还知道你是个心里有志气的男子汉,以后也想着出人头地,所以她刚才在屋里是在我面前各种说你的好话,就想求我替你去她大爷爷那里把事给说成了。”老太太敲打完孙女婿就要替孙女做好人,让程瑞这小子记着她孙女的好。
  程瑞听到这里心里也舒服了,知道他媳妇还是替他说了话的。“二妮是个好媳妇,我这一辈子都记着她的情儿。”
  老太太听完他的表态,又接着说:“唉,二妮她大爷爷最近两年的身子更不好了,虽然没什么大病,可到底是岁数大了,总是感觉累,要不是这样,我们两家也不会张罗要把家里的孙子送到县城私塾去读书了。你说说,要是二妮她大爷爷身子骨好,我们家又何必送他们出去读书,多费钱啊,一年光束脩费就得好几两银子,就这还不算伙食费和住宿费呢。”
  这话说得在理,程瑞当然知道去外地读书费钱了,要不然他也不会把主意打到方家来了。他听老太太这样讲,觉得他要来这读书的事可能还要泡汤,他立刻央求道:“奶,我知道大爷爷身子不好,我肯定不让他多费心,我就在小舅子后面坐着,一句话也不多说,就听着,保准不让大爷爷他多费一点力气。”
  “你当我不是这么说的啊。我那好话都替你说尽了!”老太太替自己表功,把这件事说得可难了,就想让程瑞知道这事不容易办到。“可二妮她大爷爷是个厉害的教书先生,他可教出过不少的秀才和童生,现在镇子上的那个私塾里的先生都比不过我家这位秀才公。你这大爷爷对他自己教的学生都可严了,他收学生都要挑年龄小的、聪明的、听话的,还有一些什么规矩,我也记不得了,反正就是很严。以前我们村里有不少人见秀才公回村来了,就想着图便宜靠乡里乡亲的面子把孩子送过来读书,我家大伯左看又看,就没有挑到读书苗子,索性一个都不收,可把那些人都给得罪完了。”
  “你呢,年纪也太大了,都娶完媳妇了,而且学得也不大好,我家大伯说你还没有瑾哥学得好呢,他就不想收。”方老太太先把程瑞这小崽子贬低一番,最好让他产生些自卑心理,这样才好后续拿捏他呢。
  程瑞被老太太当面这么说,确实面上有些挂不住,不过他脸皮厚,还是振振有词地说:“奶您也清楚我家的情况,不是我不想学,是家里条件不允许,只要您和大爷爷给我个学习的机会,我一定刻苦学习,将来报答您二老对我的恩情。”
  方老太太看这小子面不改色心不跳,明显是没有低头的意思,心道还挺难对付,然后又换了一个角度,挑拨地说:“是啊,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唉,你命可真苦,自己知道上进可家里不供你……”
  作者有话说:
  古代和现代不同,小仙女们要是真在婚姻中受到了委屈,一定不要忍着啊!
  第30章 套路与反套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