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京越关山 第5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傅司简回书院时,暗卫正与从凉州回来的小六比对着查到的东西和京城送来的官员档案。
  回想起这些时日,暗卫都不禁为自己掬一把辛酸泪。
  提心吊胆又累死累活不说,而且,顾姑娘已经找到的事,还是顾川回幽州的第二日来书院问宋老和钟先生缺不缺什么的时候,顺便,告诉他的。
  气得他这几日饭量都大了不少。
  呃,顾川那天来时,给书院又添了两个厨子,做饭还挺好吃的。
  暗卫知道王爷要在军中待几日照顾受伤的顾姑娘,今早收到京城的信时,他都打算明天找顾川要个令牌把信送去军营了。
  因此,见着自家王爷突然回来,暗卫一时有些惊讶,险些就要脱口而出:王爷您终于舍得从温柔乡里出来了啊!
  但他多少还是有那么点求生的本能在身上,话音及时一转:“王爷,京城来信。”
  傅司简将手里拎着的匣子放在桌案上,接过那封信,拆开一看,居然是裴昭写的,还在末尾印了朱红的玉玺。
  信中除了揶揄他上一封信中几乎通篇都在提顾小将军,便是“顾小将军将粮饷迟到的状告到朕这里了,朕已命禁卫查清楚,顾家粮饷一事是户部失职,又栽赃在皇叔身上。”
  “朕特意在信上盖了印,皇叔可以拿着这封信去向顾小将军解释。皇叔可别因为替别人背锅,让顾小将军误会啊。”
  信的最后,是裴昭打趣问他:“皇叔,顾小将军是不是朕未来的皇婶啊?”
  -
  傅司简看完信,细细理了理粮饷一事的来龙去脉。
  两年前,皇兄驾崩后没多久便赶上筹措粮饷,户部上奏怀疑顾家虚报兵员吃空饷,又有些朝臣附和说顾家在西北拥兵自重不理朝堂,与世家合起伙来要削减顾家粮饷。
  那时裴昭刚登基,傅司简原是没打算用太过凌厉的手段震慑朝堂的。
  他与朝臣周旋了几日,户部尚书那老油子提了个看似折中的法子,说是怕耽误边关备战,先送三分之二的粮饷过去,剩下的等查清楚顾家是否有吃空饷的罪名,再决定要不要送。
  傅司简却知道这法子用心之险恶,削减后的粮饷送到北疆,运粮的人稍微透出点风声,顾家不消打听就能知道是朝廷对顾家生了疑。
  若是北戎来犯,顾家败了,朝臣便会说,北疆战事历来是北戎节节败退,顾家置边关百姓的安危于不顾,故意打败仗表达对朝廷的不满,要挟朝廷恢复粮饷。
  若是顾家胜了,朝臣便说,既是三分之二的粮饷都能打胜仗,想必以往的粮饷确实是多了不少。
  怎样都能给顾家安排个莫须有的罪名。
  至于户部尚书所说派人去查顾家有没有虚报兵员,查不查得清楚另说,光是耗掉的这些时日,就足以将削减顾家粮饷一事在长久地拉锯中定下来。
  京城与北疆相距甚远,到时候他们一句“还有疑点”,就能生生将这事拖到猴年马月。这口子一旦打开,再想将粮饷加回去可就难了。
  更何况,傅司简压根就不信顾家会做出虚报兵员吃空饷这种事。
  他从江南回京后,与皇兄说了顾将军在江南的所作所为,皇兄那时便说:“阿简,顾青山和姜夫人是你和小昭绝对可以信任的人。”
  于是,傅司简就一直未同意户部尚书的法子,僵持了将近一个月。
  许是京城那些世家见粮饷一事上他与裴昭皆手段温良,大有一副以理服人的姿态。
  才让这些人半点都懒得掩饰,嚣张到敢向朝廷施压,妄图恢复士族权势,甚至想染指兵权。
  傅司简看情形不对,才手段狠辣雷厉风行地解决了卢氏,用菜市口的血流成河和宫门外挂了许久的脑袋让世家安分下来。
  户部当即成了鹌鹑,朝堂上再无人敢置喙顾家粮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