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云后 第1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季别云想起小时候大梁与南陈的边境,想起那些驻守边疆的将士、为生活而奔波的两国百姓,想起戍骨城内外的苍茫天地。
  他自小就在父亲书房里看过兵书,看过舆图,也听了不少来自父辈的教导。
  百年动乱已经毁了天下的根基,百姓皆期盼着长治久安,大梁将这种可能性带给世人,却也不是百姓梦想中那样的王朝。
  事实上,根本不存在一个完美的朝代。
  安定天下者不一定能够公正治下,而围绕权力中心的明争暗斗永不会停止。他父亲说过,为官者心中要有一杆自己的秤,不仅要当天子的臣,也要当天下万民的臣。
  季别云一直记得那些话,柳家只是天下之中再小不过的一个部分,他来宸京所求的既是柳家之公道,也是天下的。
  他嘴角重新挂上了那种似真似假的笑意,整个人松弛下来,抱臂倚着门框。
  “谁知道呢。”
  观尘收回视线,似是有许多话想说,却只化为长久的静默。
  季别云也不觉得这份沉默难熬,他转头望着树上新长出来的嫩叶,在这傍晚的春景中感受到了一份安宁。
  “这里真好啊,”他轻轻叹了口气,“安静得仿佛回到了小时候。”
  僧人低头看向手中缠绕的佛珠,没有说话,似乎在用沉默反驳他的话语。
  他笑道:“对你而言自然算不得清静。等你日后做了悬清寺的住持,我应该也不是布衣,有些闲钱了,到时候斗胆向你求一片后山的地,盖一座别苑。景色漂亮又没人打扰,多好。”
  观尘低低地笑了一声,“好,那贫僧便静候施主的登阙佳音。”
  山里的宁静似乎会永远持续下去,但季别云清楚,这难得的悬清静日也过不了多久了。
  日后再无可能像现在一般,醒来时一片春山,入睡前清风明月。
  作者有话说:
  最后的平静,下一章就进入第二卷 啦
  # 第二卷 游春
  第22章 武台
  三月初八,宸京热闹得堪比上元节那日,就连京畿几个州府的人都赶来凑热闹了。
  从几个城门进来的百姓大多都涌向了北边,登阙会的高台就设在内城外的御街口,背靠着城门。今年比武台不同于以往普普通通的台子,搭得异常高耸,几乎快赶上三层高的楼阁,台上场地也极为宽阔。
  往年的登阙会先帝每次都亲临,就坐在城墙之上。而今年元徽帝称龙体不适,无法前来,因此内城城墙破例特许百姓登上,方便观战。而抢不到好位置的便只有挤在台下,仰着脖子望向高台,还不一定能瞧得清楚。
  而前几日开始,临近的一些茶楼酒肆也趁机提价,一大把不愿在下面站上一天的权贵们都花高价订下了二三楼靠窗的位置。
  贤亲王特意起早,赶着比武即将开始到了离擂台最近的一家酒肆,坐在了二楼窗边。
  他瞥了一眼楼下的人山人海,又转头看了看房内。
  徐阳立刻上前问:“王爷在找什么?”
  “观尘呢?”明望疑惑道,“他总不会忘了今天有登阙会吧。”
  徐阳眼观鼻鼻观心,“或许是悬清寺事务繁多吧。”
  贤亲王手一挥,“不管他了,没人能猜透他的心思。对了,这几日你与季遥交手,能估量出他的实力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