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击天下 第227节(2 / 4)
什么北伐中原,什么驱逐胡虏,什么恢复故土,什么为国为民,对于大多数士族来说,都是屁话,只是挂在嘴上的堂皇之言,用来打压对手的借口。比如历史上的桓温北伐,庾亮北伐,无一不是为了借机提高自己的威望和权力而已。真正的核心问题,还是利益。
而司马珂则大大的侵犯了北方士族的利益。
司马珂兴皇权、控军政、扶持南方士族,打破了北方士族垄断朝政的局面,此乃其一。
司马珂鼓动司马衍出壬辰诏书,禁止豪门大族将山川大泽私有化,又明确规定百姓可以拥有一定数量的山地,偏偏这些山地种上土豆和红薯之后,足可养活一家人,使得北方士族门下的佃农纷纷弃租开山,让他们被迫将良田的租金一降再降,对依附他们的百姓的控制权就降低了许多,此乃其二。
司马珂占据中原这两年来,对百姓收的赋税极低,又将大量的土地无偿的分给百姓,使得南渡依附诸北方士族的北面流民,更是心思浮动,意欲北归,此乃其三。
而最为重要的是,司马珂发明了印刷术,广印书籍,又开郡学,允许寒门和黔首子弟入学,明显的是在撬动士族的基石,长此以往,士族统治天下的局面将一去不返,这才是最要命的。
所以北方士族与司马珂之间的矛盾,几乎不可调和,在他们看来,司马珂就是踩着北方士族上位的,自然要把他打压下去。
但是,如今司马珂羽翼已丰,掌控了大晋八成以上的兵力,坐拥大半个江南和江北四州之地,就算所有的士族集体联合起来,也非司马珂的对手。
何况北方士族也并非铁板一块,比如像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颍川荀氏,还又褚氏、刁氏等,都是北方士族的叛徒。
更何况,南方士族虽然对司马珂的一些举措也不理解,但是为了打破北方士族的压制,也跟司马珂站在一起。
众北方士族皆有自知之明,知道要用硬实力与司马珂掰手腕,几乎没有可能。但是,如今突然来了一股软实力,宗室参与进来,更重要的是未来的皇权加入,对付司马珂就容易多了。
众人想到这一点,纷纷向司马岳身旁聚拢,敬酒者络绎不绝,恭维的话更是说了一大箩筐。司马岳虽然贵为琅琊王,终究是刚刚过弱冠之年,沉不住性子,被众人这么一通恭维,顿时飘飘然起来,不知身在何方。
除了司马岳以外,司马勋也成了众北方士族关注的焦点。
这位新任都督中央军事,拜为龙骧将军的皇叔,掌控了建康的三万多兵马,又是一名骁勇而治军有方的悍将,也被众北方士族视为对抗司马珂的筹码之一。
众北方士族当年被胡虏从中原撵到江南,惶惶然若丧家之犬。如今司马珂率着将士北伐中原,收复他们的故土,在前线杀得火热,不但许多将士因此壮烈牺牲,就连司马珂本人也是被困在东燕城几个月,可谓九死一生,最后终于将羯人赶到了黄河以北。可笑的是,众北方士族,并没有因司马珂的大胜而带来任何的喜悦,还鬼鬼祟祟的凑在一起,暗暗合计如何对付司马珂。
王朝可以频繁更迭,皇帝可以随时更换,世家必须千年不倒,这就是当下大部分世家大族的想法。
第349章 阻止入京
太极西堂。
此时已是巳时,司马衍才姗姗来迟,前来批阅奏折,案几上的奏折已是堆积如山。
当年司马珂在建康的那会,小皇帝司马衍可是五更多一点就起了床,穿戴得整整齐齐的来到太极西堂批阅奏折。
除了起得晚不说,颜容和精神面貌,比起当年也是相差太远。当年的司马衍,十五岁的年纪,英俊而稚嫩,皮肤更是白皙如玉泛着光彩,又温文尔雅,神采奕奕,虽然比不得司马珂那大晋第一美公子的名头,但是却绝对是小鲜肉帅哥一枚。但是如今的司马衍,不但胡子胡子拉碴,脸色也是苍白之中带着几分焦黄,眼中也是空洞而没有一点生气,像极了在网吧连续通宵了一个星期的网瘾少年。
进入太极西堂之后,司马衍用了张桓递上来的茶汤,休憩了一阵之后,并没有立即用茶汤,而是对张桓伸了伸手,道:“仙丹!”
张桓迟疑了一下,见得四周的內侍都是自己人,这才鬼鬼祟祟的从衣袖之中掏出一个锦匣来,递给司马衍,小声的说道:“陛下,可千万别让皇后知道是微臣进献仙丹之事,否则微臣必然被皇后打死。”
司马衍不以为然的笑道:“皇后在显阳殿,太极西堂的事情她如何得知,再说朕已经服得少了,一日才一颗而已。”
原来皇后杜陵阳渐渐的也感觉到了五石散的危害,坚决不许司马衍服用五石散,甚至不惜以死相逼,同时特意警告了大长秋张桓,若再给皇帝提供仙丹,便要让內侍将其乱棍打死。
司马衍一向宠爱杜陵阳,张桓作为大长秋又是皇后的属官,自然也畏惧杜陵阳。于是这一君一臣就跟母仪天下的皇后玩起了躲猫猫的把戏,搞着偷偷摸摸的勾当,司马衍照服五石散不误,只是的确分量稍稍少了点。以前一天三颗,现在只是一天一颗。
果然,服了五石散之后,顿时觉得神清气爽,精神状态一下便好了许多,眼中也有了神采,开始批阅奏折起来。
然而,批阅了一阵之后,司马衍便不耐烦了起来。这些年来,他已经越来越不耐烦批阅这些繁杂的奏折。
他将手中的奏折一扔,回头对张桓道:“传谯王和中书监来见朕。”
不一会,谢安和司马无忌在內侍的传唤下,匆匆的进来觐见。 ↑返回顶部↑
而司马珂则大大的侵犯了北方士族的利益。
司马珂兴皇权、控军政、扶持南方士族,打破了北方士族垄断朝政的局面,此乃其一。
司马珂鼓动司马衍出壬辰诏书,禁止豪门大族将山川大泽私有化,又明确规定百姓可以拥有一定数量的山地,偏偏这些山地种上土豆和红薯之后,足可养活一家人,使得北方士族门下的佃农纷纷弃租开山,让他们被迫将良田的租金一降再降,对依附他们的百姓的控制权就降低了许多,此乃其二。
司马珂占据中原这两年来,对百姓收的赋税极低,又将大量的土地无偿的分给百姓,使得南渡依附诸北方士族的北面流民,更是心思浮动,意欲北归,此乃其三。
而最为重要的是,司马珂发明了印刷术,广印书籍,又开郡学,允许寒门和黔首子弟入学,明显的是在撬动士族的基石,长此以往,士族统治天下的局面将一去不返,这才是最要命的。
所以北方士族与司马珂之间的矛盾,几乎不可调和,在他们看来,司马珂就是踩着北方士族上位的,自然要把他打压下去。
但是,如今司马珂羽翼已丰,掌控了大晋八成以上的兵力,坐拥大半个江南和江北四州之地,就算所有的士族集体联合起来,也非司马珂的对手。
何况北方士族也并非铁板一块,比如像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颍川荀氏,还又褚氏、刁氏等,都是北方士族的叛徒。
更何况,南方士族虽然对司马珂的一些举措也不理解,但是为了打破北方士族的压制,也跟司马珂站在一起。
众北方士族皆有自知之明,知道要用硬实力与司马珂掰手腕,几乎没有可能。但是,如今突然来了一股软实力,宗室参与进来,更重要的是未来的皇权加入,对付司马珂就容易多了。
众人想到这一点,纷纷向司马岳身旁聚拢,敬酒者络绎不绝,恭维的话更是说了一大箩筐。司马岳虽然贵为琅琊王,终究是刚刚过弱冠之年,沉不住性子,被众人这么一通恭维,顿时飘飘然起来,不知身在何方。
除了司马岳以外,司马勋也成了众北方士族关注的焦点。
这位新任都督中央军事,拜为龙骧将军的皇叔,掌控了建康的三万多兵马,又是一名骁勇而治军有方的悍将,也被众北方士族视为对抗司马珂的筹码之一。
众北方士族当年被胡虏从中原撵到江南,惶惶然若丧家之犬。如今司马珂率着将士北伐中原,收复他们的故土,在前线杀得火热,不但许多将士因此壮烈牺牲,就连司马珂本人也是被困在东燕城几个月,可谓九死一生,最后终于将羯人赶到了黄河以北。可笑的是,众北方士族,并没有因司马珂的大胜而带来任何的喜悦,还鬼鬼祟祟的凑在一起,暗暗合计如何对付司马珂。
王朝可以频繁更迭,皇帝可以随时更换,世家必须千年不倒,这就是当下大部分世家大族的想法。
第349章 阻止入京
太极西堂。
此时已是巳时,司马衍才姗姗来迟,前来批阅奏折,案几上的奏折已是堆积如山。
当年司马珂在建康的那会,小皇帝司马衍可是五更多一点就起了床,穿戴得整整齐齐的来到太极西堂批阅奏折。
除了起得晚不说,颜容和精神面貌,比起当年也是相差太远。当年的司马衍,十五岁的年纪,英俊而稚嫩,皮肤更是白皙如玉泛着光彩,又温文尔雅,神采奕奕,虽然比不得司马珂那大晋第一美公子的名头,但是却绝对是小鲜肉帅哥一枚。但是如今的司马衍,不但胡子胡子拉碴,脸色也是苍白之中带着几分焦黄,眼中也是空洞而没有一点生气,像极了在网吧连续通宵了一个星期的网瘾少年。
进入太极西堂之后,司马衍用了张桓递上来的茶汤,休憩了一阵之后,并没有立即用茶汤,而是对张桓伸了伸手,道:“仙丹!”
张桓迟疑了一下,见得四周的內侍都是自己人,这才鬼鬼祟祟的从衣袖之中掏出一个锦匣来,递给司马衍,小声的说道:“陛下,可千万别让皇后知道是微臣进献仙丹之事,否则微臣必然被皇后打死。”
司马衍不以为然的笑道:“皇后在显阳殿,太极西堂的事情她如何得知,再说朕已经服得少了,一日才一颗而已。”
原来皇后杜陵阳渐渐的也感觉到了五石散的危害,坚决不许司马衍服用五石散,甚至不惜以死相逼,同时特意警告了大长秋张桓,若再给皇帝提供仙丹,便要让內侍将其乱棍打死。
司马衍一向宠爱杜陵阳,张桓作为大长秋又是皇后的属官,自然也畏惧杜陵阳。于是这一君一臣就跟母仪天下的皇后玩起了躲猫猫的把戏,搞着偷偷摸摸的勾当,司马衍照服五石散不误,只是的确分量稍稍少了点。以前一天三颗,现在只是一天一颗。
果然,服了五石散之后,顿时觉得神清气爽,精神状态一下便好了许多,眼中也有了神采,开始批阅奏折起来。
然而,批阅了一阵之后,司马衍便不耐烦了起来。这些年来,他已经越来越不耐烦批阅这些繁杂的奏折。
他将手中的奏折一扔,回头对张桓道:“传谯王和中书监来见朕。”
不一会,谢安和司马无忌在內侍的传唤下,匆匆的进来觐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