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击天下 第243节(3 / 4)
送走众人之后,一名使者急匆匆的走了进来,满身风尘仆仆的模样,呈上了顾会的亲笔书信。
司马珂吩咐亲兵将那人带了下去,随后便将那封火漆密信打开,匆匆的一阅,立即脸色微微一变。
随后,司马珂便陷入了沉思之中,许久没有说话。王悦、王猛和王辉三人,见得司马珂这般神色,也不敢多问,只是跪坐在一旁。
足足半个多时辰,司马珂都一直沉默着。
他想起与桓温初次相遇时,两人在花厅内把酒言欢,那一幕是何等的壮烈和慷慨。出征以来,他每每对桓温予以重用,甚至在西征成汉之时,为了成全桓温,主将只带桓温一人,可谓对其极为重视,想不到桓温终究是要起了异心。
如果真如顾会书信所述,桓温这是想将北府神策军成为他独立掌控的兵马,这对于司马珂来说,简直与谋反无异。
过了许久,司马珂思虑再三,觉得不能只听顾会一面之词,还是先派人前往调查一番。
他计议已定,这才将那封书信给了王悦和王猛两人看了一番,两人也是惊诧不已。
司马珂当即亲自修书一封,让王辉派人立即传往徐州,传唤桓温进洛阳述职。同时为了避免桓温生疑,又另修书三封,分别给荀蕤、谢尚和夏侯长,也令他们进洛阳述职
随后,司马珂立即请人找来邓岳和周琦,吩咐邓岳、周琦和王猛三人,一同前往徐州进行调查事情的真相,同时率五百名羽林骑随行。三人之中,以王猛主导调查,邓岳和周琦协助,同时护卫王猛的安全,确保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另外,司马珂又解下自己的秋霜剑,交给王猛,允许他必要之时,可以斩杀胆敢阻挡调查者。
无论周琦也好,王猛也好,还是邓岳也好,与桓温并无交集。周琦和邓岳两人,都是刚烈耿直之人,绝对不会有弯弯肠子,自然会秉公处理。王猛倒是小心眼不少,但是其毕竟新来,与桓温无仇,与顾会也无亲,理应不会偏向任何一方。而且王猛是个有大志的人,司马珂安排他做的第一件事,如果就徇私或者有偏见的话,等于毁了他的前途。
只是,司马珂在担心一件事情,桓温接到传唤之后,会来洛阳吗?
第370章 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
徐州的秋,已经很深了。
下邳城内,到处飘扬着枯黄的落叶,四周一片草木枯黄。
对于徐州的百姓来说,这是一个金秋,但是对于桓温来说,却是一个深寒的秋天。
当他接到司马珂的传令他进洛阳述职的那一刻,整个人都傻了。
桓温敏锐的感觉到,这绝不是一次简单的述职,也不是司马珂突然想他了,要跟他拉拢一下感情。此刻正是兖、青、徐三州全力恢复生产秩序,振兴经济,稳定和繁荣的时候,司马珂若非有重大事宜,绝不会在这个时候召他们去洛阳。要知道,这一来一去,至少两个月的时间没了。在这个时期内,两个月的时间可谓十分的重要。
桓温在书房之中,从下午坐到了晚上,然后又坐了一整夜,书房之中的灯火彻夜通明不熄。
等到次日早上,桓云见到桓温没有去行辕,前来探望时,发现桓温似乎一夜之间变得苍老了,头发蓬松,满脸憔悴,眼中尽是血丝,神色极其的低沉。
见到桓云进来,桓温朝案几上的那份公文指了指,桓云看过司马珂的手谕,顿时明白了过来。
桓云也呆了半晌,没有说话。
突然,桓云暴怒起来,怒声道:“既然如此,兄长就偏不遵令,就待在下邳城不动,也不去洛阳,司马珂还能把兄长如何?如今神策军已被兄长所掌控,这徐州就是兄长的天下!”
桓温笑了,笑得有点悲凉,摇了摇头,说道:“若是再得一两年时光,或许为兄可掌控神策军……此时若真与大将军对抗,大将军只需单骑在大军之前一站,所有神策军便会立即倒戈,我等转眼之间便灰飞烟灭。那些将领,名义上对为兄服从,其实骨子里还是怕着司马珂的。就算是为兄,何尝又不怕?”
他昨晚反反复复的想了一夜,推演了各种结局,最终悲哀的发现,此刻的他,在司马珂面前不堪一击。
虽然他已经将神策军的将领,换了大半,看起来神策军现有的将领都对他惟命是从,但是他心底却深深的知道,这并没有什么用。司马珂的长期积威,以及这些年在将士们心中积累的声望,使得这些将士根本不可能与司马珂对抗。
况且,就算他真的掌控了神策军,区区两万兵马,如何与拥兵数十万,坐拥八州之地的司马珂对抗?
他的本意,也并非为了掌控徐州和神策军之后,与司马珂正面对抗,而是准备在将来司马岳成事之后,为司马岳助声势。同时又可借司马岳之名,从司马珂的麾下独立出来,与其分庭抗礼。这样一来,他便占据了大义和道德的制高点,届时除非司马珂直接扯旗造反,否则便无法再制约他。
只是,司马珂的反应速度实在太快了一点,根本没有给他积累和计划的时间。 ↑返回顶部↑
司马珂吩咐亲兵将那人带了下去,随后便将那封火漆密信打开,匆匆的一阅,立即脸色微微一变。
随后,司马珂便陷入了沉思之中,许久没有说话。王悦、王猛和王辉三人,见得司马珂这般神色,也不敢多问,只是跪坐在一旁。
足足半个多时辰,司马珂都一直沉默着。
他想起与桓温初次相遇时,两人在花厅内把酒言欢,那一幕是何等的壮烈和慷慨。出征以来,他每每对桓温予以重用,甚至在西征成汉之时,为了成全桓温,主将只带桓温一人,可谓对其极为重视,想不到桓温终究是要起了异心。
如果真如顾会书信所述,桓温这是想将北府神策军成为他独立掌控的兵马,这对于司马珂来说,简直与谋反无异。
过了许久,司马珂思虑再三,觉得不能只听顾会一面之词,还是先派人前往调查一番。
他计议已定,这才将那封书信给了王悦和王猛两人看了一番,两人也是惊诧不已。
司马珂当即亲自修书一封,让王辉派人立即传往徐州,传唤桓温进洛阳述职。同时为了避免桓温生疑,又另修书三封,分别给荀蕤、谢尚和夏侯长,也令他们进洛阳述职
随后,司马珂立即请人找来邓岳和周琦,吩咐邓岳、周琦和王猛三人,一同前往徐州进行调查事情的真相,同时率五百名羽林骑随行。三人之中,以王猛主导调查,邓岳和周琦协助,同时护卫王猛的安全,确保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另外,司马珂又解下自己的秋霜剑,交给王猛,允许他必要之时,可以斩杀胆敢阻挡调查者。
无论周琦也好,王猛也好,还是邓岳也好,与桓温并无交集。周琦和邓岳两人,都是刚烈耿直之人,绝对不会有弯弯肠子,自然会秉公处理。王猛倒是小心眼不少,但是其毕竟新来,与桓温无仇,与顾会也无亲,理应不会偏向任何一方。而且王猛是个有大志的人,司马珂安排他做的第一件事,如果就徇私或者有偏见的话,等于毁了他的前途。
只是,司马珂在担心一件事情,桓温接到传唤之后,会来洛阳吗?
第370章 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
徐州的秋,已经很深了。
下邳城内,到处飘扬着枯黄的落叶,四周一片草木枯黄。
对于徐州的百姓来说,这是一个金秋,但是对于桓温来说,却是一个深寒的秋天。
当他接到司马珂的传令他进洛阳述职的那一刻,整个人都傻了。
桓温敏锐的感觉到,这绝不是一次简单的述职,也不是司马珂突然想他了,要跟他拉拢一下感情。此刻正是兖、青、徐三州全力恢复生产秩序,振兴经济,稳定和繁荣的时候,司马珂若非有重大事宜,绝不会在这个时候召他们去洛阳。要知道,这一来一去,至少两个月的时间没了。在这个时期内,两个月的时间可谓十分的重要。
桓温在书房之中,从下午坐到了晚上,然后又坐了一整夜,书房之中的灯火彻夜通明不熄。
等到次日早上,桓云见到桓温没有去行辕,前来探望时,发现桓温似乎一夜之间变得苍老了,头发蓬松,满脸憔悴,眼中尽是血丝,神色极其的低沉。
见到桓云进来,桓温朝案几上的那份公文指了指,桓云看过司马珂的手谕,顿时明白了过来。
桓云也呆了半晌,没有说话。
突然,桓云暴怒起来,怒声道:“既然如此,兄长就偏不遵令,就待在下邳城不动,也不去洛阳,司马珂还能把兄长如何?如今神策军已被兄长所掌控,这徐州就是兄长的天下!”
桓温笑了,笑得有点悲凉,摇了摇头,说道:“若是再得一两年时光,或许为兄可掌控神策军……此时若真与大将军对抗,大将军只需单骑在大军之前一站,所有神策军便会立即倒戈,我等转眼之间便灰飞烟灭。那些将领,名义上对为兄服从,其实骨子里还是怕着司马珂的。就算是为兄,何尝又不怕?”
他昨晚反反复复的想了一夜,推演了各种结局,最终悲哀的发现,此刻的他,在司马珂面前不堪一击。
虽然他已经将神策军的将领,换了大半,看起来神策军现有的将领都对他惟命是从,但是他心底却深深的知道,这并没有什么用。司马珂的长期积威,以及这些年在将士们心中积累的声望,使得这些将士根本不可能与司马珂对抗。
况且,就算他真的掌控了神策军,区区两万兵马,如何与拥兵数十万,坐拥八州之地的司马珂对抗?
他的本意,也并非为了掌控徐州和神策军之后,与司马珂正面对抗,而是准备在将来司马岳成事之后,为司马岳助声势。同时又可借司马岳之名,从司马珂的麾下独立出来,与其分庭抗礼。这样一来,他便占据了大义和道德的制高点,届时除非司马珂直接扯旗造反,否则便无法再制约他。
只是,司马珂的反应速度实在太快了一点,根本没有给他积累和计划的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