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时已到 第13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无暇赴京,还是无暇赴死?
  “而今城池皆已收复,战事稍歇,遂召我入京参宴之余,一并受赏。”萧牧将话说完。
  这连三岁孩童都骗不住的说辞,衡玉已懒得多做半字剖析,只看着他问:“这其中未必没有姜正辅参与,暗杀不成,便欲借一道旨意逼你入京——让你去你便去?鸿门宴也要去吗?”
  萧牧也看着她,道:“自然是因我想去。”
  衡玉刚想再问,只听书房的门被人叩响。
  “将军,严军师他们到了。”
  萧牧:“请进来。”
  衡玉看向他。
  看懂她眼中的询问,萧牧温声道:“外间风大,再坐一坐吧。”
  衡玉话只说到一半,本就不想回去,闻言便也不同他客气见外。
  二人既是同盟,遇到此等大的决策本就理应消息互通。
  她纵然觉得他这个决定过于冒险甚至草率,但她私心里还是相信,他行事,定有他的道理在。
  衡玉平复了心情,很快便见严军师、苏先生、印海、王敬勇,及严明一并走了进来。
  衡玉起身向两位长辈施礼,与诸人依次打了招呼。
  见她也在,五人当中除了苏先生微有些意外,皆觉十分正常。
  “都坐下说话吧。”萧牧道。
  诸人应下落座,严军师开口问道:“将军当真决定了要应召入京吗?”
  萧牧点头。
  “可……”余光扫到端坐的少女,苏先生犹豫了一下,但也只是一下,便道:“圣人病重,正值皇位更迭之际,侯爷身为营洲节使,手握重兵,此时入京本就容易招来猜忌……只怕到时被‘有心之人’借题发挥,若有脏水加身,困于京师之内,只恐根本没有抗衡之力。”
  “但若不去,便是抗旨不遵,拥兵自大,亦可成为问罪的缘由……”印海道:“此举或本就有试探侯爷是否忠心之意。”
  “忠心到何等地步,他们才能安心?甘愿赴死吗?”苏先生面色凝重:“纵有抗旨之嫌,但只要能留在北地,至少尚有自保之力,而若去了京师,那就真正要成为笼中困兽了。”
  “苏先生之意本侯明白,然所谓自保之力,不外乎是以北地安危和卢龙军为盾相抗——”萧牧道:“此事无两全之策,但安坐于北地百姓身后,绝非真正的破局之法。”
  听懂了他话中所指,苏先生无言片刻,方才问:“侯爷可还记得苏某第一日入侯府时,侯爷曾答应过苏某的话吗?”
  他彼时曾道:‘时局如此,若有一日,将军所效忠之人不仁,还望将军务必依情形施为,断不可重蹈舒国公覆辙’——
  断不可重蹈舒国公覆辙。
  萧牧于心底重复了一遍这句话,看着苏先生道:“苏先生放心,我之所愿,是为寻求更好的解决之策,而非是以死表愚忠之心——我如今十分惜命,做不出甘愿送死之举。”
  “我既决心赴京,便当做好万全准备,以留足退路与自保的筹码。”萧牧看着众人,“今日请诸位前来,便为商讨此事。”
  换而言之,便是主意已定,再无转圜可能,只需商议应对之策即可。
  苏先生在心底深深叹了口气。
  什么万全准备,哪儿来的什么“万全”,说得再好,也还是逃不脱以身犯险四个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