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转念一想,郑母和郑达伟是一类人,见钱眼开的很,倘若知道郑秋白如今有钱又对郑星星好,估摸着巴不得郑星星这个小拖油瓶从此以后都是郑秋白的责任呢。
  送上门来的财主,郑家不可能不要。
  “你如果担心,咱们周末抽个时间,回老家看看他?”
  “那才不是我老家。”郑秋白才不承认郑家人所在的地方,是他的故乡,他和舒澜早与那个小镇一刀两断了。
  不过去看看郑星星过的好不好,他倒是没意见。
  隔天周末,阿良开车载着郑秋白和霍峋往小镇赶。
  不带阿良不行,郑秋白在燕城住了那么多年都没回来过,早记不得这条逃出来的路,霍峋对燕城周边区域的路线更是一无所知,两个人总不能买张城市地图,一边走一边瞧。
  好在阿良已经来过两次,对路线记忆清晰,开车也驾轻就熟。
  燕城作为省会,目前都还处在发展中,基本上出了三环,水泥路两旁的建筑物就稀少无比了,入目可见的都是农家田,种的要么是即将结穗的麦子,要么是一人高的玉米,最终汇成一望无际的绿。
  穿过这片农作物的绿茵,柏油公路跑尽了,车子窜入飞沙走石的泥土路,沥青公路都还没有铺进这落后的小镇。
  还好今天是个暴晒的大晴天,如果是雨天,那这路可就不是这么平坦好开的了。
  霍峋和郑秋白一同坐在后座,霍少爷对窗外的景色见得还比较少,他一直以为,燕城三四环开外的、用山石和木头搭就的老旧房屋,是少数的。
  但眼前这个镇子,几乎没看到用水泥钢筋搭就的房屋,全是些有年头,身上的墙衣已经被日月侵蚀,露出里面不规则且形态各异的山石,石头房子上有柏树树干搭就的房梁和青色的瓦片屋顶。
  这种房屋质量,在霍峋看来,实在是高风险。
  “你能看到的房子,最少住过三代人,房龄快上百岁了。”
  到现在还能保持这样的状态,已经是跨越百年的卓群建筑技艺了 ,只是外表有些斑驳,看起来不够美观,也不是现代社会钢筋铁骨的建筑审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