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是。”祝瑾年看向他,解释道,“这表示他潜意识里感觉自己受到了父亲过多的支配,亲子关系实则非常紧张。”说着,她指着幕布上的房子,“你们注意看,那房子非常怪异,屋顶和墙线条又浓又黑,但却少了几样必须品,现实生活中,不会有人搭个这样的屋子住。”
  沈子平点点头,“是啊,没有门窗,怎么透气?”
  “而且也没烟囱。”陈昱说。
  “封闭——就是这栋房子给人最大的印象。”聂羽峥接着说,“无门无窗,外来的人进不去,里面的人也出不来,更何况,外面还有一道围墙。这就是卢酬志的内心世界,自我防卫心很强,同时拒绝交流,更拒绝情感的互动。”
  “物极必反。”林睿释然道,“几乎每天向爸爸做思想汇报,汇报得越多,不想说的东西也越多。”
  “屋顶和墙体轮廓线条太过粗重,只有精神崩溃甚至是精神病初期的人才会这么画。”这条结论是祝瑾年网上看来的,但她不太能将这种粗重的线条跟糟糕的精神状态联系起来,看来,她得把这个难题交给别人——“聂组长,为什么这类人会将这里的线条画得这么浓重?”
  她有点想看聂羽峥被难住、然后绞尽脑汁想移开话题的模样。
  作者有话要说:  上一章评论小红包送给 停电了
  小年的那一番分析,真的成功引起了聂先生的注意哦
  ☆、千言万语不如一幅图(7)
  她失望了,聂羽峥没有被难倒。
  “刚才说了,房屋代表家庭。家庭是大多数群居动物最初安全感的来源,人类也是一样。这幅画里,你们看到地平线了吗?”聂羽峥问大家,目光却正对祝瑾年,进而又马上作答,“——没有。一个没有基础平面的空间,卢酬志只能通过不断强调房屋的轮廓来告诉自己和他人,这是一个能给他带来安全感‘家庭’,其实在他心里,这种来自家庭的安全感根本不存在。研究显示,许多具有攻击性和躁狂症的精神病人都缺乏安全感,缺乏什么就渴望什么,人之常情。”
  聂羽峥拿起手边的一个档案袋,点了点袋子上“蔡美淑”三个字,动作潇洒自然,“年幼丧母,卢酬志的安全感随着母亲的离去已经丢失了大半,成长过程中,父亲对他的影响不是‘保护’,而是压迫。可以说,他是个‘心里没底’的人,就像这幅画一样,渴望稳固的家庭,却不得不站在一个没有地平线的地方。”
  听完他的这段分析,会议室里响起好几声叹息。
  “再说这棵树。”聂羽峥的思路还在继续发散延伸,“粗大的树干,枝桠却都是枯枝败叶,会画出这种树的人,都比较内向,甚至抑郁悲观,在现实和空想中挣扎,有强烈的攻击倾向。”
  沈子平直指前方,“那中间的树洞是……”
  “这不像一个成年人会画的东西。”祝瑾年插嘴,“尤其树洞里还有一只松鼠,这……”
  “猫头鹰。”聂羽峥纠正。
  “明明是松鼠。”
  “猫头鹰。”
  她瞪大眼睛看了又看,“哪里像猫头鹰了?”
  “好,松鼠。”聂羽峥看着她说,退让了一步,“这不重要。”
  知道他俩过节的林睿忍不住噗嗤笑了一声,用胳膊肘撞了撞陈昱,眨眨眼睛,陈昱也跟着笑了。
  祝瑾年忽然觉得有点尴尬,低头不语。
  “这幅画里有几处只有低龄儿童才会描绘的细节,所以我推断卢酬志的心理年龄远远低于生理。”聂羽峥言归正传,并一一指出具体位置,“树洞里的猫……松鼠、太阳星月同时出现在天空、所画人物分不清性别,还有,这里——”
  他再次指向树干。
  大家也再次把目光汇聚在那个位置,祝瑾年抬头,忽然发现了一丝反常,对,她之前一直没注意到。
  树干中段居然有两根细细的树枝。
  普通树木怎么可能在没有分支的树干上忽然长出枝条,枝条应该长在顶端的枝桠上才对。
  “卢酬志智商正常,这种‘节外生枝’的树体现出他心智的低龄化。”聂羽峥继续说,“一个成年人,画出具有幼儿画符号的作品,一方面是自我意识过于压抑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标志着他的行为跟不懂事的幼儿一样具有不可预测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