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八零搞运输 第6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原来我们淮市有特产啊。”
  “杏花村的汾酒,稻花村的咸鸭蛋……它们的名字真呼应。”……
  “淮市稻花村的咸鸭蛋可是通过余淮镇走出了淮市,走向了大城市。”林北自豪说,他拿一盒礼盒,指着贺卡饱含深情念蛋壳像蓝天,蛋白如白云,红油如日冕,蛋黄如红日,贺卡上是一副钢笔画,沉坠坠的麦穗,叶儿柔韧枝干坚|挺的芦苇,几朵白云簇拥着太阳,林北还画了一个印章在上面。
  朱刚强外公周笙桐是一个文化人,周笙桐因为各种原因落户到后楼村,他每天练字作画,还督促子孙练字作画,朱刚强幼年跟着周笙桐,没少被周笙桐逼着练字作画,后来朱刚强搬到余淮镇,朱刚强就没有碰过毛笔,直到后来朱砚唯到外省读书,朱刚强开了饭店,他才重拾毛笔,每天空闲的时候,在桌子上铺一张画纸,在上面画水墨画,林北跟他学了一点皮毛。
  就这一点皮毛,让大家特别惊叹。
  他们用芦苇叶子包粽子,而且收麦子前后过端午节,画上的太阳又寓意咸鸭蛋,让他们产生过端午节就得吃咸鸭蛋的心理。
  再则,这个咸鸭蛋是淮市稻花村的咸鸭蛋耶,是淮市特产,他们得尝尝。
  “十块钱一盒礼盒,每个人限购一份。”林北说。
  “咋还限购呢?”大家刚觉得贵了,林北就说限购,他们反而忽略贵的问题,开始在乎一份不够。
  “我手里只有两千份礼盒,为了让更多人买到礼盒,我只能限购。”林北无奈说。
  黄益民脑袋里灵光一闪,他说:“我们的礼盒被运到了其他城市,还是我俩拼命留,才留了两千份。”
  “这里只有六十盒礼盒,如果大家想买,就排队买。”林北说。
  “我要一盒。”
  “我也要一盒。”……
  眨眼的工夫,六十盒礼盒被抢完了。
  林北蹬三轮车带他俩回国棉二厂,林志昆念念叨叨在本子上写字,黄益民啪嗒啪嗒数钱。
  三轮车驶入国棉二厂,从白玉兰树下经过,最终到了职工楼下。
  黄益民把钱递给林北,林北装好钱,让他俩在楼下等一下,他上楼拿一盒礼盒下来,跟黄益民解释道:“我问望湖街道办事处孔主任借的三轮车,我们用三轮车得用到端午前,送他一盒礼盒,我们用的也安心。”
  黄益民嗯嗯点头。
  三人吃了饭,林北蹬三轮车载着两人到望湖街道办事处。
  办事处的大门被锁上了,三人在门口等着。
  孔国贤没有午休,在家吃了饭直接过来,远远瞧见三个人坐在三轮车上,他疾步走过来。
  林北从三轮车上跳下来,笑着介绍两人:“孔主任,这是我们稻花村的村支书,这是黄益民。”
  孔国贤笑着和林志昆握手,和黄益民握手的时候,他多看了黄益民一眼,总觉得这个小伙子面熟。
  孔国贤打开大门,又打开办公室的门,请三人进来。
  他对稻花村集体建筑工程队印象深刻,就和林志昆多聊了几句。
  林北和黄益民找了一个地方坐了下来。
  林北看墙上的金鸡挂钟,分钟快走到六了,他把礼盒放到孔国贤面前:“孔主任,我和黄益民提前送你端午节礼物。”
  说完,他出去,黄益民也跑出去坐到三轮车上,林北蹬三轮车离开,两人在电线杆那里等林志昆。
  林志昆姗姗来迟,黄益民感慨道:“你们当官的真能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