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氏女 第1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姬羲元到的时候,闵明月与王施寒已经坐而论酒一壶,旁边围着一圈小娘子叫好声不绝。
  王施寒鬓发微散,步摇欲坠不坠,两颊生嫣,嘴角都要咧到耳边,只听她中气十足地冲着对面的闵明月吼道:“我老王家后继有人,我妹妹,王施雨,也是能做进士的人啊。是不是该庆祝?你是不是得再喝一碗?”
  姬羲元闻言顺着她的手一瞥,两人都已经用海碗划拳斗酒了。
  闵明月举着大碗往桌面一放,打了个嗝,并不上当:“又不是你考中了,你说喝就喝啊,有本事输,你有本事喝啊。”
  “我可也去考试了,虽然没考中,那都是孩子耽误了我的功夫,再过三年肯定有我。”王施寒“吨吨吨”豪饮碗中酒,喝完又扯过酒壶满上,豪情万丈道:“只要此事一开头,你就等着看吧,史书上一定有我王施寒的大名。你可就不一样了,不爱读书。不像我,再过二十年,我闺女也一定能行。”说完不知道从哪里翻出一个玉枕,搂在怀里喊囡囡,畅想未来。
  闵明月呵呵笑:“女帝武举办了十年了,不过我要脸不好意思去凑数,还没下场罢了。到时候看着,是你先名落孙山还是我先榜上有名。也让我那母亲和蠢货弟弟知道,生儿子屁用没有。”
  “我那废物爹,幸好是死了,活着也该羞愧而死。我妹妹是女儿又怎么样,这才是光宗耀祖呢,哈哈哈。”
  两个人都已经醉了。
  姬羲元向要喊人的管事挥了挥手,“喜宴上无大小,何必惊扰众人的兴致。我今日是做东的主家,主随客便。”
  王施雨见姬羲元来了,立刻拉住旁边的侍女,悄声道:“快去端碗醒酒汤来,难喝点没关系。要立竿见影的那种。”
  周明芹大概是听见了王施雨说话,从瘫倒的朋友身上坐起来,双目清明。
  放眼望去,满场百来个人能喝的都倒下了,王施雨是滴酒不沾的,其他人千姿百态。有的围在一圈投壶,还有人正在斗诗,愣是比出了诗仙的架势,喊着:“没有百篇今天谁都别想走。”
  旁边一个十三岁的小娘子抱着弘文馆的先生呜呜哭:“夫子夫子,我娘说了,明天带我去祭祖,一把火烧了前头的,今后姚家的族谱从我开始写。”
  做夫子的,无奈地笑:“好吧好吧,那可得小心点。”
  她是此次最小的考生的,叫姚沁。
  考生名单公示之后,不少人说闲话,说姬羲元任性妄为视朝廷纲纪为无物,仗着身份便利塞了小娘子入考场。
  结果,正是这个一点点大的小娘子的华彩文章惊艳四座,女帝钦点做了探花。
  姚沁从小有过目不忘之能,三岁能诵、五岁能诗、八岁能文,到了亲生父亲口中还是一句“可惜是个女儿”。谁能料想到今时今日,她一个商户女儿郎也一步登天了。
  她家经商数载钱财不缺,母亲是独女,招赘的父亲考上乡贡后就琵琶别抱,为了安抚出息的官老爷,她母亲白送了半副身家。姚母虽然是招赘,姚沁跟母亲姓,但户籍还是随丈夫。因此两人没有入商籍,姚沁也能参加科举。
  姬羲元将她们一个个仔仔细细看过去,不知怎的,情不自禁地笑了。
  只要顶天立地的女子不断绝,大周的未来何须忧心?
  培养她们可比天天在朝堂上与糟老头子扯皮有意思多了。
  作者有话说:出身好的姑娘们,好像得到的很多,至少比起平民百姓家的是很好了。但是比起兄弟来说,落差大的能落血泪。
  第25章 红楼传闻
  弘文馆与科举的事情告一段落,姬羲元预备踏上行程。
  再留下来,姬羲元的存在就要对新晋进士们的未来选择产生影响了。姬羲元连自己的未来都没有想清楚,又怎么敢去轻易背负这些用尽全身力气才从桎梏中挣脱的女郎们的未来。
  于是早早告别亲朋好友带着长长的车马队伍走上鼎都外的笔直官道。
  第一个目的地就选择望海州的州府。
  望海州虽然名中有海,实际上是在内陆。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有三川流过,城中川流向东可直入大海,只要到了此处,隔海天涯,朝夕可见,因此名为望海。
  且望海州,商贸繁华,各路商品应有尽有。美食美服美人美事享用不尽。还有一处名叫红楼的地方,金镶玉砌,美人如云。真真是个“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的地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