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氏女 第4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哟,郑五郎郑鸿光,平康坊的贵客,流连花丛的名声太响亮,还以为他家里人不管呢,原来一声不吭的就把名单交上来了。没有花柳病吧?
  这是囡囡她前耶耶吧,这还不到半年,怎么就沦落到了要卖身求荣的地步了。自己几斤几两重没个数啊,都成过亲了还敢上送,身子都脏了,别说对方是一国之主,就是普通人家的小娘子也看不上他这样的吧。人不要脸起来真的是……啧啧。
  哎呀,这个好,是宗室里一只手数的过来的年轻郎君了吧,才十五岁吧。正是鲜亮的好年纪,可怜是个痴傻孩子。画的真好,花骨朵儿似的,家里没少给画师塞钱吧?
  ……
  姬羲元与姬姝刚开始还能正常笑着听,后来感觉不对,小妹这些话都是哪里学来的,不像是能自己学会的东西啊。
  一天天跟着吴小郎到处跑,尽跑勾栏瓦肆去了?
  笑过了,姬姝将册子一股脑塞给兴致勃勃的小妹,转头与姬羲元说:“媵侍好说,颜色好就行,只这个和亲公子,母亲可说过属意谁?”说了好半天了,每每提到“和亲公子”还是想笑。
  姬羲元也把手里的部分放下,她亲手读过回鹘女王送来的国书。姬羲元的回鹘文学的偏,听说上仅仅能与那珠儿做简单交流,阅读方面是通畅无碍的。
  国书上特地提出,愿意以自家王室血脉为质子,换大周贵子,愿两国血脉相融,忝为姬姓,永以为好。
  两套根本不同的语言文字,说是姬姓,大不了就是翻译为姬。至于血脉相融,那可是女王啊,除了她自己,谁能知道孩子的生父到底是谁?
  相貌不相似?别说笑了,人孩子长得像母亲一脉难道还有错?
  但,最近宗室里不是没有正年轻的子弟,终究是隐患,不如送去和亲,确实是一了百了。
  要是有机会,姬羲元也愿意含泪送亲弟弟姬羲庭去和亲的,她这个做长姊的,一定会心心念念踏平周边各国,做弟弟永远的依靠。
  姬羲元遗憾叹息,收起发散的思绪,回答妹妹的问题:“大概是宗室子弟吧,嗯……除了那个痴傻孩子,谁都一样。”
  等姬娴一个个点评完毕,对人选大致有数。她认识勋爵人家不少,类似家中人员姓甚名谁的基本了解是没问题的。册子里报了真实人选的约莫四成。
  姬娴的记忆惊人,略略回想便道:“三家有成年儿子的远宗只有那个痴傻孩子家送了真人来,其余的都是义子,或者不知道哪里过继、收养的人选。”
  “不错,传令那两个欺君罔上的郡王府邸,限期一旬重新择人。否则等着流放边疆。”姬羲元点头,妹妹各有所长,确实好用,“你们各自选一个讨厌的,再添上周平伯的儿子周明萱、尹骞、葛泽、麻景中、雷正,齐活了。”
  恭王府清河郡主葬礼时的陈年旧事,时隔多年依旧不能相忘啊,希望这几个人能享用得了回鹘的荣华富贵,以免日日后悔。
  寿安宫里的女官确认名单没有贤太妃的亲眷,霎时放下心来,“奴都记下了,殿下可还有吩咐?”
  姬羲元看了两眼姬娴,仿佛被阿婆冷落也没心没肺地逗囡囡的大孩子,她平日活泼也不是这个活泼法,多半是不高兴了。
  姬羲元终究心疼妹妹,“让太妃送陈宣出宫吧,孝期入宫不太吉利,也安太妃的心。”
  作者有话说:公元七世纪,武则天、朝鲜的善德女王、日本的推古天皇到持统天皇,非常非常有趣的巧合。
  文中的回鹘,除了国名是历史上存在过的,其他纯属虚构。
  周明萱、尹骞、葛泽、麻景中、雷正——这一串人在第十一章中被阿幺记了小本本。
  最近写文都很赶,等到周末会进行修文。
  话说回来,我改名叫《送弟弟去和亲》怎么样
  第71章 又来了
  女官欢欢喜喜地入内室报信。
  不久,传来一阵轻微密集的脚步声。
  姬娴耳尖,她对寿安宫的布局和贤太妃本人过于了解,知道这是贤太妃得知姬羲元愿意保全陈氏的颜面,终于要“屈尊降贵”出来见一面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