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朕不能死_97(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甘肃黄土荒漠繁多,且此省呈长条形,左宗棠若要攻入甘肃,必定会产生战线深入的局面。而战线深入,自古以来的大问题便是粮草供给。如此,杜文秀与马华龙也算是掐准了左宗棠的命门,倒使得左宗棠有点蹑手蹑脚起来。
  “如今我军虽节节胜利,但要攻入甘省也同样很难。”左宗棠当下在营帐中指着甘肃地图对杨岳斌说道。
  杨岳斌原为陕甘总督,对于陕甘一带的地理环境也是清楚。他深知,一旦闪电战发展为拉锯战,就很容易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左兄,陕西之北有甘肃,甘肃之北有新疆。回军可退之地实广,我军若绝意剿灭,实难啊。”
  左宗棠当下手持竹竿,点在地图上。新疆甘肃二省,南有祁连昆仑山脉成为一道天然难以翻越的阻隔线,显然,若是叛军再被逼回西北,肯定是不可能越过这两座天堑山脉跑到西藏去的,那只是自寻死路。新疆最北面有天山山脉,正北方也肯定不可能。只有东北面和西北面两个方向。西北面乃是新疆腹地,东北面则是蒙古草原。
  “不必全剿,且先驱逐为上。”左宗棠说道。左宗棠也知道全部剿灭不太可能,转而唤成先把叛军逼出陕甘。
  “如此来说,回军要退,蒙古较新疆可能性大些。”
  新疆沙漠毕竟不比蒙古草原,环境要恶劣的多。若左宗棠是叛军首领,应该也会优先把蒙古当做首要退路。而左宗棠得到的消息回报也确实是这样,大批回军的部队驻守在甘肃的蒙古沿线,形成了一道防线,似乎是为了撤退作为准备。(其实主要是为了堵阿鲁特的骑兵。。。)
  “但新疆回族众多,回军能得到的助力会更多些。”
  杨岳斌也说道:“在下觉得我们应当先打通蒙古沿线,封掉其蒙古的退路。一来,初秋草原粮草还算可以,能做一些补充。二来,蒙族人与我大清交好,能得到的助力也更多些。”
  左宗棠顺着杨岳斌的思路往下想去。果真,一旦打通蒙古的同道,便可从东北,东南形成围攻之势,逼回军退入甘北,从而再逼回军入新疆。两害取其轻,新疆这等不毛之地,在他们的眼中远不及蒙古重要。
  “如此,便我们当先修书蒙古诸位亲王,取得联系,然后成合围之势,共商大计。”
  最后,左宗棠定下了这般的决定。
  第115章 回族叛乱(十九)
  了解蒙古史的人就会知道正是清朝崛起以来,才真正驯化了这个历朝历代北方的大敌。
  有清一代, 对北方边疆的羁縻和统治可以说是最好的, 并且有着明晰的发展轨迹,无论是传统意义的漠南蒙古, 还是漠北的喀尔喀蒙古,甚至新疆的准噶尔都是清朝逐步控制甚至消灭的。
  满族自己也作为少数名族, 长期与蒙古族打交道, 深深知道蒙古民族的战力和不羁, 所以皇太极入关前极力先击败了号称蒙古最后一个大汗的林丹汗, 从此满族就以对待蒙古族的两手政策为国策,极其有效的统治了北方游牧地区,有清一代, 除了早期在新疆和青海与蒙古族有过战斗,现今内蒙地区和外蒙地区可以说是历代王朝战乱最少的。这两手政策就是外示以尊重,内则忌惮而下于死手。
  通过上百年的满蒙联姻,分化和瓦解蒙古各部落, 大力扶植喇嘛教,蒙古族可以说是最不会反叛大清的一个少数名族。这些蒙古部落的首领大多都具有浓郁的满族血统,并因为清政府的怀柔政策,可以说是绝不希望清政府倒台的。当下左宗棠修书至蒙古各部落的首领,很快就得到了蒙古各部的响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