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 第43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萧纲:“……”
  这听着怎么有点不祥的意味。
  他舒了口气:“没事,反正我在家中排行第二,上面还有阿兄顶着呢。”
  小老虎向他身后一阵张望:“萧统他没来吗,我特意给他准备了上次说过的莲子小饼干。”
  哪成想,萧纲忽而露出了一个怪异的表情:“阿兄去救他一百年之后的后人了。”
  小老虎:哈???
  ……
  一处僻静的宫殿,萧统和少年李世民二人相对而坐,屏退左右,正在秘密商谈。
  茶烟袅袅中,李世民捧着杯盏,凝眉静思许久,最终微微颔首:“此事我做主应下了,你留手书一封,我归家后送往江陵萧铣手中。”
  萧统青衣清浅,眉眼温润,像是一湾秋容淡淡、柳梢青染的江南烟水:“如此,便有劳殿下。”
  如今开唐位面,正是隋失其鹿,群雄纷起。
  虽说李世民这一方阵营占据了绝对优势,堪称一路横推,所向披靡。
  然而这其中还有一个异数,那就是萧铣。
  萧铣是萧统的后人,大业十三年自封梁王,随后称帝,试图复国大梁。
  此刻距离侯景篡政、梁武帝身死台城已有数十年之久,此后的简文帝萧纲、元帝萧绎、敬帝萧方智,都是昙花一现,倏然而过。
  随后的陈朝又经历了五帝,北方从北齐、北周到隋朝,更是换了十几个帝王。
  如此变更如走马,置君如弈棋,照常理而言,梁朝应该已经是一个遥远的过去时了。
  结果这数十年间,萧梁皇室后人的复国活动从未停止过。
  萧统的一个儿子逃到北方建立起了西梁,历宣、明二帝,宣帝曾孙即萧铣。
  这就是让后人叹息不已的,“已见世诚(梁元帝)宵斫柱,又闻阿铣(萧铣)晓扬旌。生儿若似江陵上,肯负渠家老骑兵!”
  他们也不是平白胡乱折腾,而是因为江左地区的很大一部分人心所向一直在梁朝,不在陈,也不在北方。
  陈朝开国一片混乱,虽有陈蒨拨乱反正,肃清治世,却因为天不假年,疆埸未定而半途宫车晏驾,随后国祚被陈顼、陈叔宝一阵乱搞,更让江左百姓苦不堪言。
  加之百姓们在陈亡后,经历了前朝隋文帝将建康城夷为平地、平荡耕垦的这一遭,对北方政权更是深恶痛绝。
  他们再三思索,发现只有当年梁朝鼎盛时,江东地区过的是好日子,故而西梁覆灭后,十万多百姓不愿留在北方归顺隋国,追随萧岩,也就是萧铣的祖父,渡江南下。
  后来陈亡,江左百姓又推萧岩为义军首领反抗隋兵。
  其兵败之后,全家被斩,仅有萧铣这一根独苗苗幸存下来,蛰伏至如今。
  此时此刻,萧铣义帜一举,王旗一张,数日之内身边就聚集了数万兵马。
  又因其素来仁善,名声颇佳,致使江陵百姓,梁国故地,往往望风归心,掣壶携浆,夹道相迎梁国大军入城。
  可惜,再多民心在绝对的力量面前都是纸老虎,在历史上,李靖与李孝恭二人势如破竹,一路直逼都城江陵。
  萧铣自知力不能敌,再战下去也不过徒增伤亡、害了满城百姓,于是祭告太庙,拜过梁武帝、萧统等先皇神位,独自衣衫缟素,奉印出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