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天下何时能亡 第6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镇北侯反复看着西都府大将军这封信件里描述扬威将军为什么会对作战士兵有如此大掌控力的这段话,恍惚间看到的并不是那支在西都府大将军看来神奇无比的队伍,而是另外一个协同会。
  京都城协同会内就是这样的。
  可用协同会的方法管理军队怎么可能?
  镇北侯难以置信,在他心中军队就应该上下分明,这样的架势才能做到令行禁止,不让那些士兵们生出乱子来。
  但现实里镇北侯却真真切切的看到这样的事情出现了。
  为什么要担心生乱?
  只要士兵们都深切认同自己是这队伍之中的一份子,他们又为何要生乱?
  一直以来镇北侯他所寻求的,在最开始的时候就很直白地摊开在他眼前,只是他完全否定了这个可能而已。
  而这个在镇北侯心中无敌的法子能在军中推行开来吗?
  答案也很明晰。
  不能。
  镇北侯看着那句‘无所欺压无所不公’缓缓闭上了眼。
  正如文臣队伍之中称不上清正廉洁一样,军中也不是什么廉洁之地。
  这军中种种的欺压和不公也正是其中利益所在,甚至有着爱兵如子美称的镇北侯自己,也都不敢说他在执掌军队的时候是清正廉洁没有差池的。
  现在之所以能出现这样的队伍,那是因为秦沛原本并不是武将体系里头的人,而分配给他指挥的都只是一些无名小将,他们还没有什么资格做出多大的问题,所以秦沛能压得下军中逆反的情况,给予处罚,将这陛下心中的队伍给弄了出来。
  但若陛下所想的是在所有都府推行这样的军队……
  文臣们没有太多的反抗能力,而且奉行天地君亲师,也少有反抗的心思,即便是陛下肆意妄为也不会有什么太大危险,但武将是真的可以举起刀戟,直冲京都城的。
  --------------------
  作者有话要说:
  邵邵:什么,还有这种好事?
  -
  注1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资治通鉴》
  翻译的意思是:吴起做大将,与最下等的士兵同样穿衣吃饭,睡觉不铺席子,行军也不骑马,亲自挑上士兵的粮食,与士兵们分担疾苦。
  这段剧情有些是从戚家军里头拿的,鸳鸯阵杀倭寇千人无一伤亡,包括听从实际小兵意见对阵法改良的事。
  之前的军纪也有岳家军‘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意思,没有你们认为的思想一下子能先进。
  我们的队伍构成,也是有很多自古以来的英雄做范例的。
  第83章
  镇北侯对此满心的忧虑, 对于陛下要插手武将这边的事情,没有了之前的轻松和期盼。
  他觉得现在陛下让李慎带着驻军去城外重修路桥这事, 就是为了让驻军们和城外已经大多加入了协同会的农户们相互交流, 作为先期准备。
  这对于镇北侯来说并不是一个好讯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