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天下何时能亡 第7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毕竟地方大佬对他们现在这位陛下并没有什么了解,还是所有的思考还是面对正常皇帝的想法。
  原晏倒是没有那么乐观,不过他还是很心安理得的把平湖郡抄送过来的邸报给收了,看到上面的内容原晏若有所思。
  在京都城的钦差听起来似乎是有些可笑,但想想李慎本来在京中的地位也就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一个可以先斩后奏,另一个则需要先问问陛下,然后再斩。
  所以让李慎加了这个钦差的名头,反而感觉有几分滑稽可笑起来。
  但陛下肯定不会这样对李将军的,所以陛下给李将军这个职位肯定是有其他意义,而且这个意义很大,哪怕听起来很荒诞他都做了。
  原晏反复看着邸报,心中平静下来。
  这是陛下在给他们传递讯息吧。
  钦差都是派往外地,处理重务要务的,现在在外地之中,对于陛下来说最重大的事情是什么,他们这些人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陛下借着邸报,把讯息光明正大传递到了他们手中,意思很清晰,若是查到什么,完全可以用各种理由召唤李慎将军过来处理。当初李将军就有过去津东码头那边帮忙处理事情的前科。
  李慎将军掌兵,而且和各都府的关系好,由他下来绝对可以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
  当然这也有一个隐晦的意思。
  若是他们没有能力解决,那么陛下他也会没有耐心,直接就让李慎将军出面行使钦差职责,宁可错杀一千不放过一个,他们这些没有给陛下做出效果来的官员们,也会非常有可能在这宁可错杀的一员之中。
  ——陛下在朝堂上都看出来的问题,你们到当地这么久都没有给出一个结果,是同流合污还是自己太废物选一个?不管选哪一个大邵都不养吃闲饭的。
  这事就是危机和机遇并存。
  他们得要趁着陛下还没有对他们死心,朝堂上死死压着各位大臣们不断上书,只答应从李慎将军那边向朝廷之中推举一点人,对陛下最为有利的科举之事压着匆匆不愿意开放。
  这就是在为这些被贬谪出去的官员们留着位置。
  在陛下对他们失望之前……
  原晏评估着他们陛下的耐心,叹了口气。
  他们陛下可着实称不上什么有耐心的皇帝。
  原晏不确定前两批的官员们能不能看出来陛下的深意,毕竟他们走的时候,李慎在京都城的地位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他在给周遭那些同是京都城过来的官员们写了书信报道,其中隐晦地夹杂着对邸报内容的分析,也表明了自己已经知道很多事情。
  把这些书信都送出去之后,原晏才认真看起来那些交接到自己手里头的文书资料们。
  安泽县确实整个情况要比之前赵知县他们那些县府最初的情况要好很多,只不过过去他们的流民问题也挺严重的,原本也不在那些要去南贞郡那批人路上,那些流民们并没有被带走。
  只是平湖郡和南贞郡实在是太近了。
  之前大贞国和邵朝这边来回走私东西,对面的方位就是平湖郡这,只不过不是安泽县区域而已。
  过去大贞那边和邵朝这边语言不通,看起来底层的人过得比他们邵朝的还差,自然不会有流民想要去那边,但自从大贞国变成南贞郡了,走私这种事情自然是给端了。
  当然也不是大邵过去的那些官员们蓄意端掉的,毕竟很多大贞那边的商人也是个小贵族,这些人手里的人命往往不止一条两条的,于是没多久就被一个接一个咔嚓掉了。
  可谁让南贞郡的官员们来的时候带了那么多流民一起来南贞郡这边呢?还教了这些人遇到情况应该怎么处理怎么反馈。
  当南贞本地的人逐渐会说官话后,大邵过来的人了解到这些本地人都遭遇了什么事,即便是过去都困苦到做流民的大邵人都忍不住感到血压上涌,然后就按照自己记忆里的反馈伸冤的办法去做了。
  这些大邵的官员们到达当地后,自然也是被这些本地的贵族们奢华的宴请过、腐化过的,但在被这一大群百姓围了衙门,表示要严惩这些本地贵族们后,这批官员们再一次回想起自己一路上身处十万百姓之中的恐惧。
  ——这动不动就集结一大批百姓围衙门什么的,协同会你们教这些百姓读书识字也就算了,这种事情不要也一起教了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