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安抚(3 / 5)
即墨允说:“我们的退路当然会告诉殿下的,难道我们还会不告而别吗?”
“看来是我想多了。”夏翊清自嘲地笑了笑,转着手中的茶杯不再出声。
即墨允见他神情,关切道:“有心事?”
夏翊清有些恍神,他双手抱膝坐在榻上,旋即又觉得自己这样有些失礼,抬头问道:“大人不介意吧?”
“当然不会。你什么样子我没见过?小时候生病还拉着我不让我走呢,怎么长大了反而客气起来了?在你自己府里自然想怎样就怎样了。”即墨允又给夏翊清满了杯茶,“是不是想让我陪你待会儿?”
夏翊清点头。
即墨允看夏翊清的眼神一直落在桌上那个腰牌上,便说道:“想问什么就问。我藏着的最大的秘密便是言清,如今你既已知季亭的身份,其他的就更没什么可瞒你的了。”
夏翊清把下巴放在膝盖上,低声问道:“大人,能不能告诉我赤霄院到底是怎么成立的?”
即墨允点了点头,说道:“当年言清是为了救今上,才向先皇提出成立赤霄院的。赤霄院独立于三司和昭文阁外,也不涉朝堂政务,最开始是用来监察……监察皇室的,顺便监察百官。”
“监察皇室?”夏翊清疑惑。
即墨允:“是。当年言清的名声太盛,先皇疑心东宫野心,于是召了言清入宫。他们说了什么我不知道,不过言清出宫之后,先皇连下两道明诏,先是承认了言清东宫客卿的身份,后又让太子,就是你父皇监国理政。然后言清拿着先皇的一封密诏开始组建赤霄院,赤霄院建立之初只有我和言清两个人,那段时间他跟我说了许多大逆不道但又十分有道理的话。他说赤霄院用的好了就是国之柱石,用不好就会遭万人唾骂。”
夏翊清心想:“事实证明,父皇没有把赤霄院用好。”
“先皇在时,赤霄院还真的可以起到监督的作用,当时我们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监察制度,从皇上到官员,自上而下,一视同仁。”说到这里即墨允的声音有些苍凉,“可今上登基之后,一切都变了。他借着先帝崩逝的由头清扫了赤霄院在后宫的人手,把季亭关在东宫之中,又用在西楚安插内线的由头把我调离,切断了我和季亭的联系。然后……”
“然后毒杀言清。”夏翊清接话,“父皇清除你的手下,又把你调离,就是不让你有机会救许公子。父皇既然动了杀心,就一定会把事情做绝。如果言清只是言清,那是绝无生还的机会的。”
即墨允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其实最开始我并不知道言清是怎么死的。你父皇告诉我他是病逝的,可我不信。我一直逼问你父皇,他不说我就跟他对着干。我那会儿年轻,心里可没什么家国大义,我就想着他不让我舒服,我就不能让他痛快。就在他被我气得快要爆发了的时候,我收到了一个消息,然后我就不再跟他闹了。”
“是许公子的消息吗?”夏翊清问道。
即墨允摇头:“不是。是我路过念林宫的时候,捡到了一张纸条。”
“我母亲?”
“对。”即墨允解释道,“元贵妃在字条上告诉我晟王偷偷去过东宫。我这才知道她在宫里也有许多眼线,所以是她间接帮我找到了季亭。”
“原来如此。”夏翊清此时才算彻底明白,即墨允这些年对自己的回护照顾,不仅仅是因为母亲简单的“临终嘱托”,更是因为这里面藏着的这段故事。
“跑题了,”即墨允回过神来,冲夏翊清笑了笑,“继续说赤霄院吧。赤霄院本该监督皇上和百官,让他们不能为所欲为,不能随心处事,不能任人唯亲,不能因一己喜好就不顾法度。而且最开始我教院里人轻功、隐匿,包括刺杀,其实目的都是教他们如何自保。”
夏翊清接话:“可是现在赤霄院是父皇用来监视百官的眼睛,那些暗中的观察算计,还有跟踪刺杀,让人就算是在自己家中都不能全然放心,时刻提防着。这完全是与初衷背道而驰的。”
即墨允语气中带了一丝失落:“赤霄院越走越歪,我就问季亭怎么办。季亭给我铺了后路,不仅是我,还有那些在院里做事的人。我之前跟殿下说的隐居之所,其实是我们的退路。”
夏翊清问:“那大人为什么没去?”
“因为他还在临安。”即墨允低声说道,“我不想以后连他的面都见不到。”
夏翊清沉默,他不知道该如何接话。他这才知道原来即墨允对许季亭的感情竟然是这般深沉,能让他忍下一身污名,在这皇城之中与仇人虚与委蛇。
“后来我就习惯了,污名不污名的我也并不在乎,反正谁都不能拿我怎么样,我其实也挺自在的。”即墨允又恢复了那种淡然的神态,“还有什么想问的?”
夏翊清顺势问道:“父皇如此多疑,为什么一直对大人信任有加?”
即墨允笑着摆了摆手:“他可从来就没信任过我,他是相信言清。说来可笑,言清活着的时候被今上怀疑,可言清死了之后却得到了今上所有的信任,言清当年用自己的死给我们所有人都留了活路。”
“许公子太厉害了。”夏翊清感叹道,“他一定是在脱身之前留下了让大人和父皇和平相处的方法。” ↑返回顶部↑
“看来是我想多了。”夏翊清自嘲地笑了笑,转着手中的茶杯不再出声。
即墨允见他神情,关切道:“有心事?”
夏翊清有些恍神,他双手抱膝坐在榻上,旋即又觉得自己这样有些失礼,抬头问道:“大人不介意吧?”
“当然不会。你什么样子我没见过?小时候生病还拉着我不让我走呢,怎么长大了反而客气起来了?在你自己府里自然想怎样就怎样了。”即墨允又给夏翊清满了杯茶,“是不是想让我陪你待会儿?”
夏翊清点头。
即墨允看夏翊清的眼神一直落在桌上那个腰牌上,便说道:“想问什么就问。我藏着的最大的秘密便是言清,如今你既已知季亭的身份,其他的就更没什么可瞒你的了。”
夏翊清把下巴放在膝盖上,低声问道:“大人,能不能告诉我赤霄院到底是怎么成立的?”
即墨允点了点头,说道:“当年言清是为了救今上,才向先皇提出成立赤霄院的。赤霄院独立于三司和昭文阁外,也不涉朝堂政务,最开始是用来监察……监察皇室的,顺便监察百官。”
“监察皇室?”夏翊清疑惑。
即墨允:“是。当年言清的名声太盛,先皇疑心东宫野心,于是召了言清入宫。他们说了什么我不知道,不过言清出宫之后,先皇连下两道明诏,先是承认了言清东宫客卿的身份,后又让太子,就是你父皇监国理政。然后言清拿着先皇的一封密诏开始组建赤霄院,赤霄院建立之初只有我和言清两个人,那段时间他跟我说了许多大逆不道但又十分有道理的话。他说赤霄院用的好了就是国之柱石,用不好就会遭万人唾骂。”
夏翊清心想:“事实证明,父皇没有把赤霄院用好。”
“先皇在时,赤霄院还真的可以起到监督的作用,当时我们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监察制度,从皇上到官员,自上而下,一视同仁。”说到这里即墨允的声音有些苍凉,“可今上登基之后,一切都变了。他借着先帝崩逝的由头清扫了赤霄院在后宫的人手,把季亭关在东宫之中,又用在西楚安插内线的由头把我调离,切断了我和季亭的联系。然后……”
“然后毒杀言清。”夏翊清接话,“父皇清除你的手下,又把你调离,就是不让你有机会救许公子。父皇既然动了杀心,就一定会把事情做绝。如果言清只是言清,那是绝无生还的机会的。”
即墨允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其实最开始我并不知道言清是怎么死的。你父皇告诉我他是病逝的,可我不信。我一直逼问你父皇,他不说我就跟他对着干。我那会儿年轻,心里可没什么家国大义,我就想着他不让我舒服,我就不能让他痛快。就在他被我气得快要爆发了的时候,我收到了一个消息,然后我就不再跟他闹了。”
“是许公子的消息吗?”夏翊清问道。
即墨允摇头:“不是。是我路过念林宫的时候,捡到了一张纸条。”
“我母亲?”
“对。”即墨允解释道,“元贵妃在字条上告诉我晟王偷偷去过东宫。我这才知道她在宫里也有许多眼线,所以是她间接帮我找到了季亭。”
“原来如此。”夏翊清此时才算彻底明白,即墨允这些年对自己的回护照顾,不仅仅是因为母亲简单的“临终嘱托”,更是因为这里面藏着的这段故事。
“跑题了,”即墨允回过神来,冲夏翊清笑了笑,“继续说赤霄院吧。赤霄院本该监督皇上和百官,让他们不能为所欲为,不能随心处事,不能任人唯亲,不能因一己喜好就不顾法度。而且最开始我教院里人轻功、隐匿,包括刺杀,其实目的都是教他们如何自保。”
夏翊清接话:“可是现在赤霄院是父皇用来监视百官的眼睛,那些暗中的观察算计,还有跟踪刺杀,让人就算是在自己家中都不能全然放心,时刻提防着。这完全是与初衷背道而驰的。”
即墨允语气中带了一丝失落:“赤霄院越走越歪,我就问季亭怎么办。季亭给我铺了后路,不仅是我,还有那些在院里做事的人。我之前跟殿下说的隐居之所,其实是我们的退路。”
夏翊清问:“那大人为什么没去?”
“因为他还在临安。”即墨允低声说道,“我不想以后连他的面都见不到。”
夏翊清沉默,他不知道该如何接话。他这才知道原来即墨允对许季亭的感情竟然是这般深沉,能让他忍下一身污名,在这皇城之中与仇人虚与委蛇。
“后来我就习惯了,污名不污名的我也并不在乎,反正谁都不能拿我怎么样,我其实也挺自在的。”即墨允又恢复了那种淡然的神态,“还有什么想问的?”
夏翊清顺势问道:“父皇如此多疑,为什么一直对大人信任有加?”
即墨允笑着摆了摆手:“他可从来就没信任过我,他是相信言清。说来可笑,言清活着的时候被今上怀疑,可言清死了之后却得到了今上所有的信任,言清当年用自己的死给我们所有人都留了活路。”
“许公子太厉害了。”夏翊清感叹道,“他一定是在脱身之前留下了让大人和父皇和平相处的方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