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节(3 / 4)
“请进。”程学英取下眼镜,缓解一下疲劳的眼睛。
“程教授,这是我们拟定的保送的名额,您看一看,如果没问题的话麻烦您盖一下章。”
夏令营的结营证明就很早之前就弄好并盖好章了的,现在需要单独盖章的只是优秀营员和关系到他们保送的文件。
燕大对这方面很重视,不仅要盖文学院的章,还要盖文学院院长个人的章,缺一不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也是燕大对程学英的信任。
“嗯。”
程学英接过这名学生拿过来的证书与资料,一一确认起来。
“怎么没有莫长安的?”
夏令营一百人,文科生占了七十,保送名额有10人,但文学院这边录取的实际上只有4个人。也就是说,那三组理科生平均每组有两个人被录取,录取比例达到1:5。
四个人的资料,程学英很快就看完了。
一般由燕京大学主动发邀请函的学生,如果不是在夏令营中表现得太差,那他的名额是稳得的。而莫长安在程学英几次去看的时候表现都很不错,性格也并不孤僻,所以没道理拿不到名额。
那个学生露出了尴尬的表情,道:“我们统计表现的时候有提的,但是赵教授说莫长安表现太优秀了,他就算拿不到保送名额也能通过自主招生的考试的,所以他觉得应该把这个机会让给其他一样优秀的人。”
学生口中的赵教授是文学院的副院长,比程学英还要大十来岁,当副院长已经二十来年了。当年学校越过他提了程学英当院长的时候,他也没有表现出太大的抗拒,而是表示会好好配合程学英的帮助,所以程学英对他的印象非常好。
既然他这么说,那就有他的理由了,虽然他个人是不认同这个结果的。
“那这个叫赵鑫的是怎么回事?我记得他的感想写得乱七八糟,我似乎也没看到过他的申请,也不是我们邀请来参加夏令营的学生吧?”
这下学生更尴尬了,补救道:“赵鑫同学虽然在专业方面上不算擅长,但他在人际交往上非常老道,很快就能跟大家打成一片,我们学生会就需要这样的人才。”
“胡闹!学生会又不是一个单位,我们燕大学生这么多,找一个八面玲珑的学生还找不到?学生会代表了我们燕大的颜面,必然要是内外兼修的人,没有为了学生会的人才而开先例把不够格的人招进来的理由的。”
学生没办法了,只能把真实原因讲出来:“赵鑫是赵教授家唯一的侄孙子,而且赵鑫在学校的学习成绩还是非常优异的,名列前茅,也不算是违规。就是夏令营的作业,他可能没有领悟到老师真正的意思。”
“韩星啊,你什么时候进文学院的学生会的?”
“大一下学期。”韩星低下了头。
“我记得大二的时候你就经常来我办公室了,现在马上就要大三了吧?我们文学院学生会的学生这么多,但管理人员少,许多部员都没有机会锻炼锻炼。”
韩星脸色惨白:“对不起,教授,我知道错了!我回去就向指导老师辞职。”
“知道这件事的还有哪些人?”
程学英完全没有管韩星此时的模样,大学虽然是与社会接轨的一个阶段,而学生会内可以说就是一个小社会。但是有些风气在学生会中,绝对是要杜绝的。
他们燕京大学的学生铮铮傲骨,怎能还未走出社会就被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所影响?
如果他纵容了这一次,下一次别的学院的院长来找他,他是答应还是不答应?或者是那些达官贵族来找他,他是答应还是不答应?
破窗效应不是开玩笑的,这个先例绝对不能开。不仅不能开,他还要强硬地表明态度,严惩相关人员,以儆效尤。
“负责夏令营的部员基本上都知道……张教授他请我们吃了餐饭,说如果我们能让赵鑫拿到保送资格,他就可以让我们都能保送本校的研究生。”既然已经被发现了,韩星干脆把知道的全都说了,争取减刑。
“至于带队老师,我估计也是知道的,名单要经过他手,不过我们都没证据。”
程学英脑子过了一遍他们带队老师的身份,就知道他们带队老师的情况了。这名带队老师是文学院新来的老师,本校博士留校的,因为没有出国留学的经历,所以没有执教资格,但是处理杂事可以。
他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导师都是赵教授,他不可能不知道。 ↑返回顶部↑
“程教授,这是我们拟定的保送的名额,您看一看,如果没问题的话麻烦您盖一下章。”
夏令营的结营证明就很早之前就弄好并盖好章了的,现在需要单独盖章的只是优秀营员和关系到他们保送的文件。
燕大对这方面很重视,不仅要盖文学院的章,还要盖文学院院长个人的章,缺一不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也是燕大对程学英的信任。
“嗯。”
程学英接过这名学生拿过来的证书与资料,一一确认起来。
“怎么没有莫长安的?”
夏令营一百人,文科生占了七十,保送名额有10人,但文学院这边录取的实际上只有4个人。也就是说,那三组理科生平均每组有两个人被录取,录取比例达到1:5。
四个人的资料,程学英很快就看完了。
一般由燕京大学主动发邀请函的学生,如果不是在夏令营中表现得太差,那他的名额是稳得的。而莫长安在程学英几次去看的时候表现都很不错,性格也并不孤僻,所以没道理拿不到名额。
那个学生露出了尴尬的表情,道:“我们统计表现的时候有提的,但是赵教授说莫长安表现太优秀了,他就算拿不到保送名额也能通过自主招生的考试的,所以他觉得应该把这个机会让给其他一样优秀的人。”
学生口中的赵教授是文学院的副院长,比程学英还要大十来岁,当副院长已经二十来年了。当年学校越过他提了程学英当院长的时候,他也没有表现出太大的抗拒,而是表示会好好配合程学英的帮助,所以程学英对他的印象非常好。
既然他这么说,那就有他的理由了,虽然他个人是不认同这个结果的。
“那这个叫赵鑫的是怎么回事?我记得他的感想写得乱七八糟,我似乎也没看到过他的申请,也不是我们邀请来参加夏令营的学生吧?”
这下学生更尴尬了,补救道:“赵鑫同学虽然在专业方面上不算擅长,但他在人际交往上非常老道,很快就能跟大家打成一片,我们学生会就需要这样的人才。”
“胡闹!学生会又不是一个单位,我们燕大学生这么多,找一个八面玲珑的学生还找不到?学生会代表了我们燕大的颜面,必然要是内外兼修的人,没有为了学生会的人才而开先例把不够格的人招进来的理由的。”
学生没办法了,只能把真实原因讲出来:“赵鑫是赵教授家唯一的侄孙子,而且赵鑫在学校的学习成绩还是非常优异的,名列前茅,也不算是违规。就是夏令营的作业,他可能没有领悟到老师真正的意思。”
“韩星啊,你什么时候进文学院的学生会的?”
“大一下学期。”韩星低下了头。
“我记得大二的时候你就经常来我办公室了,现在马上就要大三了吧?我们文学院学生会的学生这么多,但管理人员少,许多部员都没有机会锻炼锻炼。”
韩星脸色惨白:“对不起,教授,我知道错了!我回去就向指导老师辞职。”
“知道这件事的还有哪些人?”
程学英完全没有管韩星此时的模样,大学虽然是与社会接轨的一个阶段,而学生会内可以说就是一个小社会。但是有些风气在学生会中,绝对是要杜绝的。
他们燕京大学的学生铮铮傲骨,怎能还未走出社会就被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所影响?
如果他纵容了这一次,下一次别的学院的院长来找他,他是答应还是不答应?或者是那些达官贵族来找他,他是答应还是不答应?
破窗效应不是开玩笑的,这个先例绝对不能开。不仅不能开,他还要强硬地表明态度,严惩相关人员,以儆效尤。
“负责夏令营的部员基本上都知道……张教授他请我们吃了餐饭,说如果我们能让赵鑫拿到保送资格,他就可以让我们都能保送本校的研究生。”既然已经被发现了,韩星干脆把知道的全都说了,争取减刑。
“至于带队老师,我估计也是知道的,名单要经过他手,不过我们都没证据。”
程学英脑子过了一遍他们带队老师的身份,就知道他们带队老师的情况了。这名带队老师是文学院新来的老师,本校博士留校的,因为没有出国留学的经历,所以没有执教资格,但是处理杂事可以。
他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导师都是赵教授,他不可能不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