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夫妻重生后 第90节(2 / 4)
像是僵住了一般。
太监缓缓地道:“当初你见安嫔有孕,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主子提了那么个荒唐的理由,你竟然也能答应,太子抱回来后,主子说是从一家农户那抢来的,你也就真相信了,这么多年,你怎就不去查查真相?查查他,到底是谁?”
“啊啊……”朱贵妃猛叫了起来。
“这时候你‘啊’也没用,太子被你们朱家教的一无是处,主子说了,是时候让太子长大了,你们朱家有本事就活,没本事就去死。”
第66章
侯府。
负责到侯府搜查的是刑部姜主事,名为搜查,实则皇帝要的只是一个过场,没有谁敢真正地去搜。
进门前,姜主事先让人通报。
侯爷不在,姜主事先去了晏老夫人的院子,见到老夫人,姜主事有些为难,“老夫人,多有得罪了,姜某来贵府走完这一趟,也能回去交差了,老夫人不必移步。”
晏老夫人却主动从屋内出来,含着笑道:“没有什么得不得罪的,我晏侯府一门的清白还得靠大人查证,大人请吧。”
姜主事见此,只好让人进去搜。
搜查的人也小心翼翼,东西轻拿轻放,很快搜完出来,姜主事再次同老夫人赔礼,“晚辈今日打扰到老夫人了,还请老夫人见谅。”
最初听说刑部的人来了府上后,各个院子都慌了神,急急忙忙收拾紧要的东西,生怕被人砸坏了,几个姑娘则早早地躲了起来。
后来见老夫人的院子都让人搜了,并没有发生打砸,这才慢慢镇定下来。
姜主事每到一个院子,都会先禀报,客客气气地把各屋的主子请出来,再客客气气地进屋去查。
很快轮到了白明霁的竹院。
都是老熟人了,不待姜主事开口,白明霁便把里面的丫鬟唤了出来,站在院子里,供他们搜查,“姜主事,请吧。”
姜主事笑了笑,“旁人不知,少夫人还不清楚?不过是形式而已。”
白明霁揶揄道:“你们裴侍郎不是说不接此案吗,怎么又接了?”
姜主事摸了一下鼻尖,“他不接也得接啊,锦衣卫指挥使,大理寺少卿一道把自己送进了宫,这烫手的山芋,也只能甩给刑部,不过……”
白明霁转头看他,不过什么。
“主子说,之前欠大娘子的人情今日都还上了,送去白府的聘礼,还请大娘子笑纳,不能再退回去。”
白明霁倒是对裴潺有恩必报的作风,生出了佩服。
知道他是答应了白星南,才会迎娶阿槿。
但他裴潺怕是还不知道,真正帮他的人,并非白星南,而是白明槿。
也不可能知道,这一切皆是因为当年他自己的一个善举,救下了一位姑娘,那位姑娘铭记于心,多年后报了恩。
什么捡来的册子,白明槿压根儿就没有。
那些个证据全是她白明槿,一点一点地收集起来,再一笔一笔地亲自抄写成册,这期间她共花费了四年。
一个姑娘的四年,几乎占据了她的半个青春,要她嫁给裴潺以外的人,她怕是一辈子都不可能再喜欢上。
她要嫁,裴潺是最好的选择。 ↑返回顶部↑
太监缓缓地道:“当初你见安嫔有孕,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主子提了那么个荒唐的理由,你竟然也能答应,太子抱回来后,主子说是从一家农户那抢来的,你也就真相信了,这么多年,你怎就不去查查真相?查查他,到底是谁?”
“啊啊……”朱贵妃猛叫了起来。
“这时候你‘啊’也没用,太子被你们朱家教的一无是处,主子说了,是时候让太子长大了,你们朱家有本事就活,没本事就去死。”
第66章
侯府。
负责到侯府搜查的是刑部姜主事,名为搜查,实则皇帝要的只是一个过场,没有谁敢真正地去搜。
进门前,姜主事先让人通报。
侯爷不在,姜主事先去了晏老夫人的院子,见到老夫人,姜主事有些为难,“老夫人,多有得罪了,姜某来贵府走完这一趟,也能回去交差了,老夫人不必移步。”
晏老夫人却主动从屋内出来,含着笑道:“没有什么得不得罪的,我晏侯府一门的清白还得靠大人查证,大人请吧。”
姜主事见此,只好让人进去搜。
搜查的人也小心翼翼,东西轻拿轻放,很快搜完出来,姜主事再次同老夫人赔礼,“晚辈今日打扰到老夫人了,还请老夫人见谅。”
最初听说刑部的人来了府上后,各个院子都慌了神,急急忙忙收拾紧要的东西,生怕被人砸坏了,几个姑娘则早早地躲了起来。
后来见老夫人的院子都让人搜了,并没有发生打砸,这才慢慢镇定下来。
姜主事每到一个院子,都会先禀报,客客气气地把各屋的主子请出来,再客客气气地进屋去查。
很快轮到了白明霁的竹院。
都是老熟人了,不待姜主事开口,白明霁便把里面的丫鬟唤了出来,站在院子里,供他们搜查,“姜主事,请吧。”
姜主事笑了笑,“旁人不知,少夫人还不清楚?不过是形式而已。”
白明霁揶揄道:“你们裴侍郎不是说不接此案吗,怎么又接了?”
姜主事摸了一下鼻尖,“他不接也得接啊,锦衣卫指挥使,大理寺少卿一道把自己送进了宫,这烫手的山芋,也只能甩给刑部,不过……”
白明霁转头看他,不过什么。
“主子说,之前欠大娘子的人情今日都还上了,送去白府的聘礼,还请大娘子笑纳,不能再退回去。”
白明霁倒是对裴潺有恩必报的作风,生出了佩服。
知道他是答应了白星南,才会迎娶阿槿。
但他裴潺怕是还不知道,真正帮他的人,并非白星南,而是白明槿。
也不可能知道,这一切皆是因为当年他自己的一个善举,救下了一位姑娘,那位姑娘铭记于心,多年后报了恩。
什么捡来的册子,白明槿压根儿就没有。
那些个证据全是她白明槿,一点一点地收集起来,再一笔一笔地亲自抄写成册,这期间她共花费了四年。
一个姑娘的四年,几乎占据了她的半个青春,要她嫁给裴潺以外的人,她怕是一辈子都不可能再喜欢上。
她要嫁,裴潺是最好的选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