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是内阁根本不给小皇帝面子。
  内阁有权力驳回皇帝的圣旨,坚持内阁的决定。
  内阁首辅大臣(相当于总理或者首相)杨廷和杨阁老振振有词,认为张太后是后宫地位最高的女人,在驳回嘉靖帝的票拟上写道:
  “皇上传旨改为寿安(也就是蒋太后,封号寿安),事不归一,礼不由正,何以昭示中外?”
  意思是说若蒋太后主持选秀,于礼不和,蒋太后选出来的皇后不能服众,无法令大明还有藩国附属国臣民信服。
  皇后乃一国之母,应该由两朝太后张太后决定皇后人选。
  内阁居然说自己亲娘没有资格挑选儿媳妇,你说小皇帝气不气?
  气炸了!
  我要这皇位有何用!
  于是就出现了小皇帝怒砸书房这一幕。
  小皇帝觉得自己委屈,觉得母亲蒋太后受到了侮辱,他把杨阁老的条子撕的稀碎。
  当了一年多皇帝,嘉靖帝自问从无一日懈怠,兢兢业业,为大明做牛做马的办事,比堂哥正德帝好一千倍,可是如今他连自己的婚事都做不得主,眼睁睁看着母亲被内阁轻视,被隔绝在选秀大事之外。
  嘉靖帝失去了刚来北京时的新鲜感,荣誉感,成就感。
  皇帝没有他想象中的好当。
  嘉靖帝:我太难了。
  嘉靖帝还是个奶娃娃的时候,陆炳就陪在身边了,对嘉靖帝的脾气了了如指掌,他可以通过小世子的面部表情来判断是尿了还是拉了,比他当奶娘的亲娘还准确。
  一听这个动静,陆炳晓得嘉靖帝在火头上,谁碰谁倒霉,决定先不进去了,指使身边的小内侍,“快去把司礼监张公公请来。”
  这种时候,也就嘉靖帝的老伴张佐能够压住小皇帝的怒火。
  小内侍低声道:“已经去请了,选秀在即,内阁那边一直派人催皇上的圣旨。”
  其实内阁一再催促,就是逼着嘉靖帝点头同意内阁的做法,要张太后主持选秀,撤销蒋太后作为主持的旨意。
  嘉靖帝若再次驳回内阁的决议,坚持要母亲蒋太后主持,那么内阁也会又又驳回嘉靖帝的旨意,第三次写票拟要张太后主持。
  你来我往,各不相让,反正按照程序,可以互相驳回无数次,大家死磕到底。
  就像五百年后大西洋彼岸的英国闹脱欧一样,首相要脱欧,议会有自己的想法,大家每天的工作就是吵架,各不退让,吵了两年多,换了仨首相,还是搞不定。
  如今选秀就和脱欧一样,皇帝(首相)和内阁(议会)出现了严重的分歧。
  不一会,司礼监掌印太监张佐来了,陆炳做了个请的姿势。
  张佐叹气摇头,”你这小子从小就是个滑头,自己不敢进去,就等着我来。”
  陆炳笑而不语,默认了。
  陆炳的确不是那种巧舌如簧的聪明人,他的能力也不配当锦衣卫指挥使,但是嘉靖帝羽翼未丰,能够用的亲信十分有限,他没得选。
  奶兄陆炳和老伴张佐都是湖北安陆兴王府的旧人,小皇帝绝对信任他们。
  小皇帝对着他们一通抱怨,陆炳端茶送水要小皇帝消消气,张佐则像半个父亲似的安慰开导小皇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