眠春山 第143节(4 / 4)
这一批晒成的红薯枣, 大人一半, 小娃一半, 各家各户的院子里晒起了红薯。
而等待红薯晒好的日子里,除了日常下地以外,回来编织毛线,湾里的女人们还一起拿上笤帚,腋下夹着一捆皮口袋, 去盐碱地扫土。
她们厌恶盐碱地,因为那里除了碱蓬子, 粮食几乎长不起来, 高粱也没有办法存活, 更严重的地方寸草不生。
可又离不开盐碱地, 她们靠它春秋两季地里返出层层的盐土过活, 挖了土回来,倒进装在柳条筐里的麻袋中, 一遍遍地用水淋土, 最后一遍放盆等着盐水渗出。
几乎家家户户的灶台边都有一只盐葫芦, 里头装着盐水, 要用的时候得倒进勺子里, 因为最下层是沉淀的土,上头有着黏腻的泡沫, 中间才是所需的盐水。
也有烧土盐烧的很好的,就像冰溜子那样, 有盐的味道但不苦涩。
“俺们吃这种盐都吃惯了,苦就苦点喽,它不要钱的嘛,”大娘裹紧头巾闷声闷气地说。 ↑返回顶部↑
而等待红薯晒好的日子里,除了日常下地以外,回来编织毛线,湾里的女人们还一起拿上笤帚,腋下夹着一捆皮口袋, 去盐碱地扫土。
她们厌恶盐碱地,因为那里除了碱蓬子, 粮食几乎长不起来, 高粱也没有办法存活, 更严重的地方寸草不生。
可又离不开盐碱地, 她们靠它春秋两季地里返出层层的盐土过活, 挖了土回来,倒进装在柳条筐里的麻袋中, 一遍遍地用水淋土, 最后一遍放盆等着盐水渗出。
几乎家家户户的灶台边都有一只盐葫芦, 里头装着盐水, 要用的时候得倒进勺子里, 因为最下层是沉淀的土,上头有着黏腻的泡沫, 中间才是所需的盐水。
也有烧土盐烧的很好的,就像冰溜子那样, 有盐的味道但不苦涩。
“俺们吃这种盐都吃惯了,苦就苦点喽,它不要钱的嘛,”大娘裹紧头巾闷声闷气地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