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简华笑道。这次烧窑,里面陶罐可是摆满了的,不象上次为了试验,才做了那么几个,浪费了好多柴禾和煤块啊。
  羊尾族长捧着红陶罐,爱不释手看着,连连点头,“等得,等得,我们愿意等着,只是大巫一定要给我们一只啊,这可真是神器。”
  “哎呀,大巫,这方的陶罐真的碎了。”炎成大叔捧出裂成几瓣的陶罐,沮丧道。
  “没事,没事,再顶级的大师烧窑也不能保证每只都成功呢。把碎掉的都放这边来,这些碎陶也是有用的。”简华安慰道。
  木野带着黑狼等人,把陶罐一只只清理出来,有烧裂的就摆到一边。
  用干草擦去陶罐上的浮灰,用红泥在外面裹了一层的,也成了红陶,但没有刚才那只红得漂亮,反倒有些发灰,简华放下灰陶罐,又拿起另一只,惊喜发现,用草木灰涂层的陶罐成功上釉了。
  这种釉及不上真正釉彩那么漂亮,可明亮光滑了许多,用手指抚上也没有毛毛的感觉,平滑,带着凉意。
  “哈哈哈哈,我成功了。”简华插腰大笑起来。
  “大巫,想来你烧出比神器更好的东西,让我摸摸看。”尚者一上手,也惊呆了。
  “好,好,好。”她哆嗦着嘴唇,吐出三个字。
  第121章 熬制膘胶
  这只红陶, 尚者和木通大叔怎么都不肯拿出来煮东西吃了,收到尚者的树屋里摆放着, 真正当成祭祀神器。
  此次烧陶,还烧制成了一只大陶缸,比小木生的个头还高, 原本是两只的,可惜另一只烧裂了。
  简华还是很满足,这只完好的大陶缸通体黑色, 摆在巨石一侧,平常煮东西烤肉处,上面盖一块芦苇席,用水也方便多了。
  而每天给大陶缸挑水, 则成了孩子们最喜欢干的事情。他们成群结队, 提着陶罐或跑到大湖边或爬到溪水上游提水,乐此不疲。
  四只小狼跟在他们身旁, 蹦前跑后,异常欢快。
  简华给了他们两只羊角, 叮嘱他们一有危险就吹羊角。她还不放心,又交待瞭望台上值勤的族人多关注, 还找了金猴,等孩子们跑出部落就跟上。
  “嫂子, 你就放心吧,我会看好他们的。”金猴郑重保证道。
  木野已经削好了二三十只竹箭,箭头尖锐, 箭杆笔直,为此他还用一个石块,磨出凹槽来做了箭杆的矫直器,看得简华都想赞他一声聪明。
  接下来还得熬鳔胶,这个简华会,她从小就看村子里的夏大叔熬制,夏大叔是木匠,做的桌椅板凳一水古式,卯榫结构加上鳔胶,不用一颗螺钉,远近闻名,上门求打家俱的人络绎不绝。
  鳔胶鳔胶,顾名思义,要用鱼的鳔来制,海鱼最好,河鱼比海鱼稍差,除此,鱼肚鱼鳞,还有猪皮都能用来熬制鳔胶。
  此时不需打家俱,只用来粘贴箭杆尾部的尾羽,简华就打算熬制鱼肚胶了。
  大鱼鱼肚切下来,放在芦苇编成的帘子上隔水蒸,等鱼肚软化,透明发粘,取下放进石臼中,用石杵使劲捣烂,这可是个力气活,还得有技巧。
  胶质太粘发硬,再加点开水,一直捣,捣到石杵提起,可以拉出透明的丝条来,这胶算是成了大半。
  再把胶放进纱布,扎起,锅中放个碗,纱布放进碗中,再次隔水蒸,蒸到胶质流进碗中,用筷子挤压纱布包,剩下的杂质提出,碗中的胶质就可以直接使用了。
  箭杆尾部,需三片羽毛,一百二十度,均匀分布。
  简华细细粘上尾羽,在尾羽头尾处还用细绳一匝匝缠紧了。
  一只竹箭就做成了。
  一连几天,木野在凌晨悄悄出去练箭,然后带回一大堆的松鸡、野兔、狗獾和黄鼠狼等猎物回来。
  这日,东方刚亮起一道红云,木野朝部落门口走去,拉开木排门,却见门外站了一溜排的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