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不应该发生的事(3 / 4)
一个年过花甲的老者带着老花镜正在细数哲源带来的货款,数完之后,又用点钞机数了一遍,点钞机又及时报出了金额,总共是一千六百一十六。“提货单上是一千六百六十六,还差五十。”老者微笑着跟哲源说。
哲源本来也微笑着,听老者说还差五十,整个人一下谨慎起来。他有些疑惑:“诶?怎么差五十?来的时候老板可是数好的?”
老者依然微笑着,又沉稳地说:“你看,我刚才用手数了一遍,又用点钞机数了一遍,这钱还没进抽屉呢,要不你再数一遍。”
哲源亲眼见老者数钱,又看到和听到点钞机报出的数字,已经深信不疑。他想,再数一遍也是多此一举,而且又伤老者的面子,显得不礼貌。于是他马上向冯赋林打电话,说货款少了五十,冯赋林则对他说,让他先把货提回来再谈。
哲源挂了电话,和老者说了老板的意思。老者则问道:“小伙儿,差这五十是先让冯老板欠着,还是你先垫出来?”
哲源稍微愣了一下,笑了笑说:“还是让老板先欠着吧!”
老者没再说什么,只是伸出拇指对哲源笑了笑。
以往哲源到各物流公司提货,也发生过类似货款短缺的事。每次他都打电话向老板冯赋林汇报、请示,经冯赋林认可后,他才会主动垫付上短缺的货款。而这次冯赋林在电话里说的不明不白,他也就多留了一个心眼儿。
哲源回到门市,就把货款短缺的事和冯赋林认真地汇报了一下。
冯赋林看似很吃惊:“怎么,货款少五十?你走的时候可是把钱数好的呀!”
哲源又不慌不忙地说,“金立物流那个老头儿用点钞机数了两遍,用手又数了一遍,都是一千六百一十六。”
冯赋林犹豫了一下:“你当时在金立物流数了没有?”
哲源肯定地说:“我亲眼看着人家数了两遍,错不了。”
冯赋林又针对性地问:“我只问你数了没有?”
哲源愣了一下说:“没有。”
这下冯赋林牢牢抓住了哲源的话柄,又紧紧逼问:“你怎么不数一下?”
哲源从容地站在当屋,整个人显得很平静,不知道他是不想解释,还是懒得解释。
见张哲源不说话,冯赋林愣了一下,提议说:“张子,咱把这钱再算一下。当时我给了你十六张一百的,一张五十的,一张十块的,六张一块的是不是?”
哲源沉思了一下,然后一口否决:“我没看到五十的。我记得当时物流打电话说货款是一千六百六十六,我给冯哥报数的时候好像报错了,少报五十,冯哥给我的钱是一千六百一十六。”
冯赋林否定哲源的话:“我记得这钱里边有一张五十的,你再好好想想。”
哲源自信地说:“不用想了,什么东西从我眼里过一遍我都忘不了。”
冯赋林愣住了,想了一下说:“那你往金立物流再跑一趟吧,看看货款动了没有。”
哲源坚持说:“这个不用跑,这一回钱里是没五十的。”
冯赋林又催促:“再跑一趟看看吧,又没什么亏吃,上一回去中华南物流那货款不就没动嘛!”
哲源真不想去,这一去就意味着自己又出状况了。可冯赋林连连催促,他只好拧着眉头再跑这一趟,其结果也可想而知。
大概一刻钟后,哲源风驰电掣地返回门市。
冯赋林见他回来,上前就带着副天真地笑脸问:“那个老头儿承认没有?”
这话让哲源听着心寒,他整个人沉默了一下才说:“可能是我错了,这回这五十我出。”
冯赋林是何等精明的人,看哲源表情沉重,听着声音低沉。于是又说:“这钱怎么能让你出呢,不就是五十块钱嘛,我还没看在眼里。”
这一次,哲源引咎辞职。自责地说:“冯哥,我可能真不适合这项工作,两次都拿着你的钱往外扔。要不冯哥你再……” ↑返回顶部↑
哲源本来也微笑着,听老者说还差五十,整个人一下谨慎起来。他有些疑惑:“诶?怎么差五十?来的时候老板可是数好的?”
老者依然微笑着,又沉稳地说:“你看,我刚才用手数了一遍,又用点钞机数了一遍,这钱还没进抽屉呢,要不你再数一遍。”
哲源亲眼见老者数钱,又看到和听到点钞机报出的数字,已经深信不疑。他想,再数一遍也是多此一举,而且又伤老者的面子,显得不礼貌。于是他马上向冯赋林打电话,说货款少了五十,冯赋林则对他说,让他先把货提回来再谈。
哲源挂了电话,和老者说了老板的意思。老者则问道:“小伙儿,差这五十是先让冯老板欠着,还是你先垫出来?”
哲源稍微愣了一下,笑了笑说:“还是让老板先欠着吧!”
老者没再说什么,只是伸出拇指对哲源笑了笑。
以往哲源到各物流公司提货,也发生过类似货款短缺的事。每次他都打电话向老板冯赋林汇报、请示,经冯赋林认可后,他才会主动垫付上短缺的货款。而这次冯赋林在电话里说的不明不白,他也就多留了一个心眼儿。
哲源回到门市,就把货款短缺的事和冯赋林认真地汇报了一下。
冯赋林看似很吃惊:“怎么,货款少五十?你走的时候可是把钱数好的呀!”
哲源又不慌不忙地说,“金立物流那个老头儿用点钞机数了两遍,用手又数了一遍,都是一千六百一十六。”
冯赋林犹豫了一下:“你当时在金立物流数了没有?”
哲源肯定地说:“我亲眼看着人家数了两遍,错不了。”
冯赋林又针对性地问:“我只问你数了没有?”
哲源愣了一下说:“没有。”
这下冯赋林牢牢抓住了哲源的话柄,又紧紧逼问:“你怎么不数一下?”
哲源从容地站在当屋,整个人显得很平静,不知道他是不想解释,还是懒得解释。
见张哲源不说话,冯赋林愣了一下,提议说:“张子,咱把这钱再算一下。当时我给了你十六张一百的,一张五十的,一张十块的,六张一块的是不是?”
哲源沉思了一下,然后一口否决:“我没看到五十的。我记得当时物流打电话说货款是一千六百六十六,我给冯哥报数的时候好像报错了,少报五十,冯哥给我的钱是一千六百一十六。”
冯赋林否定哲源的话:“我记得这钱里边有一张五十的,你再好好想想。”
哲源自信地说:“不用想了,什么东西从我眼里过一遍我都忘不了。”
冯赋林愣住了,想了一下说:“那你往金立物流再跑一趟吧,看看货款动了没有。”
哲源坚持说:“这个不用跑,这一回钱里是没五十的。”
冯赋林又催促:“再跑一趟看看吧,又没什么亏吃,上一回去中华南物流那货款不就没动嘛!”
哲源真不想去,这一去就意味着自己又出状况了。可冯赋林连连催促,他只好拧着眉头再跑这一趟,其结果也可想而知。
大概一刻钟后,哲源风驰电掣地返回门市。
冯赋林见他回来,上前就带着副天真地笑脸问:“那个老头儿承认没有?”
这话让哲源听着心寒,他整个人沉默了一下才说:“可能是我错了,这回这五十我出。”
冯赋林是何等精明的人,看哲源表情沉重,听着声音低沉。于是又说:“这钱怎么能让你出呢,不就是五十块钱嘛,我还没看在眼里。”
这一次,哲源引咎辞职。自责地说:“冯哥,我可能真不适合这项工作,两次都拿着你的钱往外扔。要不冯哥你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