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顾朝中文武大臣反对,叶尘强行在军中推行了军官和士官非战争时期每年一次的带饷休假探亲制度,得到了全军士兵一致的欢迎,士气高涨无比,但也有不少朝中官员和军官很是担忧。在古代因为逃兵甚多,且户籍制度不完善,再加上军官经常克扣士兵军饷等等各种原因,士兵一旦有机会经常逃离,所以士兵从来没有那个朝代敢实行休假探亲制度。
  这十几名探亲休假的党项族战士,也不是所有人的家中亲人都已经搬迁到党项县里面,有几个在他们来了之后,便说服了家中亲人,拿着自己的军饷和几次大战攒下的赏银在党项县城中买了宅子,离开了党项族部落,搬进了城中。
  其中一个名叫苏卡石,是黑狼军团的一级士官,正好住在野离麻勇家旁边,少年时期,野离麻勇也和苏卡石一起玩过,后者这些天还请他在城中最好的酒楼中吃过饭,喝过酒,那排场、那气势,特别是苏卡石每次都穿军装,且胸口挂着一个用银子打造,上面有着精美图案,指头大小的五角牌子,更是让他羡慕的要死。
  有一次两人在路上碰见知县寇准大人,卡苏石都被知县大人叫过去指着这五角牌子说了几句话。如今党项县城茶楼、酒楼里面也有报纸和说书人,所以野离麻勇知道那五角银牌是军功勋章,后来从苏卡石口中知道那是二等战功勋章,是他带着全班战士劫杀一小队辽军的侦骑,不料那队侦骑身上有一条重要情报,他们营因为那条情报,伏击并消灭了五百名辽军。所以他才立下二等战功勋章,并奖励了一百两银子。
  此外野离麻勇还听说有了这勋章,以后见了任何官员都不用行跪拜礼,且以后负伤或者等当兵十五年以上回到家乡,官府也会在衙门中给他安排正式的差事。但是野离麻勇知道苏卡石并不想回家乡当差。他还记得,当时苏卡石一边大口喝着一壶十枚银币的好酒,一边说道:“我才不想十五年后便退役回家到这里当什么官差呢,我已经问过连长了,只要再立下一个二等功或者三个三等功,便拥有进入祥符军事学院学习的机会,只要能够通过毕业考核,那便可以鲤鱼跳龙门,成为军官。这才是我的理想。”
  关于“理想”这个词野离麻勇当时并不是很明白,直至昨天他在街口茶摊子上听到兼职读报的汉人茶摊老板刘老三在报纸中提到这个词,并给众人解释了这个词的意思之后,他才知道这个让年轻人一听就心中澎湃的词语,竟然是那伟大如天神一般的皇帝陛下发明的。自那以后,这两天中,野离麻勇心底深处便有一股火焰在燃烧,而且越燃越旺。
  田埂上传来女人的吆喝声,那是野离麻勇的妻子麻仁珠,今年才十五岁。
  直起身,捶着腰,野离麻勇看着妻子,心想现在有了田地,有了房子,还有了妻子,不用挨饿挨冻,还不用到处如恶狗一样打草谷与人厮杀,这样的生活不是很好吗?
  “不行,我要和那野离麻勇一样,我要去当兵,我还要立功,我还要当军官,我也要有理想……”这样想着野离麻勇便直接喊了出来。
  妻子麻仁珠愕然的看着野离麻勇,他没有听清楚或者听明白自己男人刚才喊话,所以便问道:“阿郎,你说什么?”
  野离麻勇又大声的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很快田头便传来了十五岁小妇人麻仁珠的哭泣声与十七岁的野离麻勇的谩骂声,隐隐可以听到麻仁珠一边哭着一边说道:“阿郎,你想当兵,我们党项县城也有城防军,你可以在这里当兵,为什么要跑那么远去当兵。”
  野离麻勇说道:“你知道什么,我们党项县城位于我们祥符国腹地深处,一年四季都不会有敌人出现,除了偶尔出去打打狼,杀杀强盗之外,就是看守城门和城墙而已,军饷低不说,永远都立不了功。”
  麻仁珠的哭声更大了。
  不远处其他地头同样在干农活的党项人见此,摇了摇头。
  第875章 当兵与理想
  有个年龄四十来岁,但看起来却苍老的如六十岁的党项老头驼着背,对旁边自己十九岁的儿子说道:“格树!我的儿子,看来野离麻勇那小子想的和你一样,你想学那苏卡石一样去当兵,那便去吧!你媳妇和娃,我和你娘亲替你看着。”
  ……
  ……
  同一时间,寇准和水儿带着十多名护卫,刚刚巡视过城外正在新建的几个村镇。随着住在党项城的好处逐渐显现出来,之前附近还顽固的过着传统游牧生活的党项人终于纷纷向党项县城涌来,自城建成之后这半年中,已经由原来的三万变成了如今近十万人,单从人数上来说,已经堪比一州了。
  所以,即使党项县当时修建的要堪比州城,很快城中便也饱满,寇准便组织人手帮助这些想要结束游牧生活的党项人建镇修村。
  寇准担任党项县知县已经快一年了,单从外貌上只是个头又窜高了半个头,皮肤晒黑了一些,面容上少年的稚气少了很多。但若仔细打量他那依然很亮的眼神,异于同龄人的稳重气质和从容的举止,便能够看出,比起一年前,他更加沉稳、成熟和坚毅。
  骑着马走在至少有两丈宽的大道上,脚下的感觉异常舒适。这条碎石、河砂加黄土夯实而成的路贯穿党项县。向北通到最近的河湾县城,足有七八十里。也是河套七县中第一个将官路修建好的县。
  当初组织党项人砸石头夯土修路时,寇准可是说破了嘴皮,用尽了手段,若非他是皇帝陛下的亲传弟子,身份地位特殊,这些党项人绝对不会这么买他的账。但是在这条路修建好之后,党项人却已深深感受到了这条路的好处。首先是平整、宽阔,两辆大车对行时,道旁还可以走人。其次是经得雨淋雪压,换作寻常的土路,一场冬雪或者春雨下来,就得变成泥泞,而这路两旁都有水沟,能排走雨水。
  寇准走在这条路上,看着路两边田间正在忙碌的人们,心中成就感十足。不由想着在离任之前一定要将城中街道路面修成水泥路,当然最主要的是要将小学和中学一定要办起来,听说如今全国就差河套七县了。
  大道尽头就是党项县城,暂新的城墙足有三丈高,严格按照军枢部下发的城墙修建规定所修建,城中有一个刚刚组建,完全由党项人组成,一边担任城防,一边训练的城防营。
  党项县城的人口规模实际上已经堪比州城,吃穿用度,柴米油盐可不是小数。城里面虽然已有不少汉人商人和部分脑子灵活的党项人开了铺子,却还是满足不了需求,从夏京、银州、龙州等地来这里的商人络绎不绝。
  河套七县的县城规划按照叶尘的亲自指示,其实是依照山神镇的模式,只不过规模更大,且多了一个城墙而已。
  寇准和水儿一行从南门进了城,顺着城中主道,来到了城中间一块方圆百步的空场,空场中间就一座正在修建的两个院子,那是寇准计划中的党项县小学和中学。由空场向四面分出去八条街道,将整个县城的地域划作轮辐一般。八条大街之间,就是片片屋舍。两道环线又将八条街道内外连接起来。形成两层轮幅,又有小道将各片屋舍分割开。使得街巷特别多,临街的屋舍也特别多,各种大大小的商铺也均匀地分布在各区的临街屋舍中。
  屋舍大都是用红砖修建而成,是西北常见的高梁斜顶,方便排水,铺设的都是砖瓦,屋舍的木梁结实,立上几十年都没问题。
  还有一些屋舍是两层,每层三间的结构。也有有用木篱笆围成的小院,与隔壁相邻一丈。小院大多长十丈宽三丈,党项县城大部分居民住处都是这样规整的小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