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节(3 / 4)
攻城战当然不只是奇门兵器的展示,也不是只凭这些是否先进就一定能够取胜的,最终的胜负,仍在要由人来操纵。至少在地利上,城中守军是占着先机的,守城士兵与攻城的将士围绕着三面城墙浴血厮杀,攻城战中伤亡率最高的时刻,就是这种攻城的时候。
夜叉檑翻滚着扑下了城墙,上边无数尖锐的长钉,扎得攻城士兵头破血流,一具夜叉擂抛下,便有许多士兵惨呼着摔向地面,地上又牢牢地插着许多尖锐的木桩,刺得他们肠穿肚烂。
一具攻向城门的木驴车被铁撞木刺穿了顶部,然后猛火油自上面浇灌下来,紧跟着抛下一支火把,许多士兵浑身着火,惨叫着从木驴车张开的可挡滚木檑石和箭矢的护翼下跑了出来,又被乱箭射死在地上。
大旗挥动,烽烟如云,金鼓声鸣,杀声如潮。
数十块巨大的石块呼啸着砸到城头,碎石屑崩到头面上隐隐生痛,尽管守军士兵退的够快,但还是有所损伤。
紧接着,一架架云梯搭上了城墙,人如蚁聚,流矢如雨,城头上下到处是一片刀光剑影,滚木檑石、沸汤滚油,毫不吝啬地浇下去,浇出一片片凄厉的惨叫,一枝枝箭矢,也在飞快地夺去城头士兵的生命。
不时有人冲上城墙,又被守军拼命地压制回来,后面的人踏着战友的尸体又毫不犹豫地冲上去;狼牙拍一拍下去,血肉四溅;巨大的滚木檑石将无数士兵砸得血肉模糊;时而有人浑身着火,挥舞着双手绝望地摔下城头,时而有人被车弩贯入皮甲,手中的长枪还未搠中爬上城墙的士兵,便惨叫着倒飞出去四丈有余。
每个人都在扮演着生杀予夺的死神角色,又在扮演着被人收割的生命。但是他们没有一刻的犹豫,作为一个战士,他们的生命本就是为了这一刻的辉煌。
杨继业拿着望远镜,一动不动地站在中军观敌瞭阵,脸上始终面无表情,暗中计算着自己的损失已经快达到之前所定数额。
这样想着,他吩咐道:“收兵。”
杨继业一声令下,号角声响起,祥符国大军士兵们潮水一般退了下来,喧嚣尘上的厮杀声停止了,战场突然变得出奇的安静,许多体力透支的士兵这才发现自己连最后一丝力气都已被抽尽了,他们摇摇晃晃地赶回营中,便一头倒在地上,再也懒得动上一下了,但等吃上一顿热饱饭,休息两三个时辰,他们又可以变得生龙活虎。
城墙上下到处都是血肉模糊的尸体,一些残破的尸体还倒挂在城头碟墙上,或者半悬在踏橛箭上,损毁的云梯、撞城车、折叠壕桥还在燃着火、冒着烟,向人们宣告这里刚刚发生过的惨烈一战。
城外祥符国大军中开始重新布设营防,营中一处处炊烟,便也在此时袅袅升起,这就是这个时代军队的生活……
……
……
河西走廊自甘州往西四百里左右的路程便是肃州。如今的肃州之主便是在西域大名鼎鼎、家喻户晓的龙家。
第893章 肃州龙家
龙家是一个部落,也是一个世家。他们的世代首领都称为龙王。
肃州龙家是唐朝时候西域三十六国中的焉耆国王族后裔,焉耆古城博格达沁陷落后迁入河西陇右一带,最初,甘州本来在龙家的掌握之中,不过回鹘帝国灭亡后,其中较大的一股势力庞特勤部也逃到了河西,把龙家逐出甘州,鸠占鹊巢。
龙王只得率领族人退出甘州,占据肃州,在这里,焉耆国人和吐浑族人、尤其是大唐对西域失去控制后,遗留在河西的安西都护府大唐军队后人们完成了第一次民族融合,所以他们接受了相当程度的汉化,军队练兵打仗等战略战术也习了大量大唐军队的特点,甚至连武器装备、军服款式都十分相似。
此次,祥符国发兵来犯,甘州回鹘可汗庞特勤自然是要派使者过来结盟求援。
肃州城,甘州庞特勤的特使已经来了一天了,但只见了龙家家主龙啸天一面,且没有任何肯定的答复,整天在客院里面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
祥符国大军已经兵围甘州,虽然距离还有四百多里路,但是紧张的气氛已经开始在肃州蔓延,城头巡逻的士兵全副武装,探马也派了不少,远至百里之外。而为了方止祥符国方面的细作混入城中,这几天进出城的检查也严格了许多。
肃州城西门前,进城的人排了长长的一队,六月份太阳本就火辣,而肃州六月份的太阳却是毒辣,再加上河西走廊气候异常干燥,等着进城的人们便异常的烦躁。若非是城门口那数十名八字排开,身着盔甲,手持刀剑的士兵冷冷的看着众人,恐怕早已聒噪吵闹了起来。
这时,一队骑士从瓜州方向纵马奔弛而来,马上骑士个个汗流浃背,领头的是一然着白衣的年轻公子,后面五十人则是身着劲装的武士。
一队骑士飞奔而来,远远的沙尘飞扬,早已惊动了城门前的人们。因为这几天关于祥符国大军来犯的消息早已传开,人心早已绷紧,此时顿时一片慌乱。
“荒什么,是我们二公子回来了。”城门口一名校尉用手遮着阳光,望了一眼骑队,大声呵斥道。
人群一听不是祥符国的大军,便又安静了下来。
很快,这队骑士便来到城门前,勒马停下,那名校尉早已殷勤的上前准备给领头的白衣青年问好。但白衣青年脸有焦急之色,不等校尉开口,便率先说道:“大军可有出动?”
校尉愣了一下,说道:“回禀二公子,大军还未出动过。公子……” ↑返回顶部↑
夜叉檑翻滚着扑下了城墙,上边无数尖锐的长钉,扎得攻城士兵头破血流,一具夜叉擂抛下,便有许多士兵惨呼着摔向地面,地上又牢牢地插着许多尖锐的木桩,刺得他们肠穿肚烂。
一具攻向城门的木驴车被铁撞木刺穿了顶部,然后猛火油自上面浇灌下来,紧跟着抛下一支火把,许多士兵浑身着火,惨叫着从木驴车张开的可挡滚木檑石和箭矢的护翼下跑了出来,又被乱箭射死在地上。
大旗挥动,烽烟如云,金鼓声鸣,杀声如潮。
数十块巨大的石块呼啸着砸到城头,碎石屑崩到头面上隐隐生痛,尽管守军士兵退的够快,但还是有所损伤。
紧接着,一架架云梯搭上了城墙,人如蚁聚,流矢如雨,城头上下到处是一片刀光剑影,滚木檑石、沸汤滚油,毫不吝啬地浇下去,浇出一片片凄厉的惨叫,一枝枝箭矢,也在飞快地夺去城头士兵的生命。
不时有人冲上城墙,又被守军拼命地压制回来,后面的人踏着战友的尸体又毫不犹豫地冲上去;狼牙拍一拍下去,血肉四溅;巨大的滚木檑石将无数士兵砸得血肉模糊;时而有人浑身着火,挥舞着双手绝望地摔下城头,时而有人被车弩贯入皮甲,手中的长枪还未搠中爬上城墙的士兵,便惨叫着倒飞出去四丈有余。
每个人都在扮演着生杀予夺的死神角色,又在扮演着被人收割的生命。但是他们没有一刻的犹豫,作为一个战士,他们的生命本就是为了这一刻的辉煌。
杨继业拿着望远镜,一动不动地站在中军观敌瞭阵,脸上始终面无表情,暗中计算着自己的损失已经快达到之前所定数额。
这样想着,他吩咐道:“收兵。”
杨继业一声令下,号角声响起,祥符国大军士兵们潮水一般退了下来,喧嚣尘上的厮杀声停止了,战场突然变得出奇的安静,许多体力透支的士兵这才发现自己连最后一丝力气都已被抽尽了,他们摇摇晃晃地赶回营中,便一头倒在地上,再也懒得动上一下了,但等吃上一顿热饱饭,休息两三个时辰,他们又可以变得生龙活虎。
城墙上下到处都是血肉模糊的尸体,一些残破的尸体还倒挂在城头碟墙上,或者半悬在踏橛箭上,损毁的云梯、撞城车、折叠壕桥还在燃着火、冒着烟,向人们宣告这里刚刚发生过的惨烈一战。
城外祥符国大军中开始重新布设营防,营中一处处炊烟,便也在此时袅袅升起,这就是这个时代军队的生活……
……
……
河西走廊自甘州往西四百里左右的路程便是肃州。如今的肃州之主便是在西域大名鼎鼎、家喻户晓的龙家。
第893章 肃州龙家
龙家是一个部落,也是一个世家。他们的世代首领都称为龙王。
肃州龙家是唐朝时候西域三十六国中的焉耆国王族后裔,焉耆古城博格达沁陷落后迁入河西陇右一带,最初,甘州本来在龙家的掌握之中,不过回鹘帝国灭亡后,其中较大的一股势力庞特勤部也逃到了河西,把龙家逐出甘州,鸠占鹊巢。
龙王只得率领族人退出甘州,占据肃州,在这里,焉耆国人和吐浑族人、尤其是大唐对西域失去控制后,遗留在河西的安西都护府大唐军队后人们完成了第一次民族融合,所以他们接受了相当程度的汉化,军队练兵打仗等战略战术也习了大量大唐军队的特点,甚至连武器装备、军服款式都十分相似。
此次,祥符国发兵来犯,甘州回鹘可汗庞特勤自然是要派使者过来结盟求援。
肃州城,甘州庞特勤的特使已经来了一天了,但只见了龙家家主龙啸天一面,且没有任何肯定的答复,整天在客院里面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
祥符国大军已经兵围甘州,虽然距离还有四百多里路,但是紧张的气氛已经开始在肃州蔓延,城头巡逻的士兵全副武装,探马也派了不少,远至百里之外。而为了方止祥符国方面的细作混入城中,这几天进出城的检查也严格了许多。
肃州城西门前,进城的人排了长长的一队,六月份太阳本就火辣,而肃州六月份的太阳却是毒辣,再加上河西走廊气候异常干燥,等着进城的人们便异常的烦躁。若非是城门口那数十名八字排开,身着盔甲,手持刀剑的士兵冷冷的看着众人,恐怕早已聒噪吵闹了起来。
这时,一队骑士从瓜州方向纵马奔弛而来,马上骑士个个汗流浃背,领头的是一然着白衣的年轻公子,后面五十人则是身着劲装的武士。
一队骑士飞奔而来,远远的沙尘飞扬,早已惊动了城门前的人们。因为这几天关于祥符国大军来犯的消息早已传开,人心早已绷紧,此时顿时一片慌乱。
“荒什么,是我们二公子回来了。”城门口一名校尉用手遮着阳光,望了一眼骑队,大声呵斥道。
人群一听不是祥符国的大军,便又安静了下来。
很快,这队骑士便来到城门前,勒马停下,那名校尉早已殷勤的上前准备给领头的白衣青年问好。但白衣青年脸有焦急之色,不等校尉开口,便率先说道:“大军可有出动?”
校尉愣了一下,说道:“回禀二公子,大军还未出动过。公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