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君后 第1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周有文国公,也有定国公,这像是把两个国公的封号揉在了一起。
  文以定国,这个“定”字,陛下给的实在是太大了。
  最后,圣旨通篇夸赞,就算让祝青臣袭爵封号,用的也是“许”字,而不是“赐”,更不是“赏”。
  很显然,这不是二十八岁的大周皇帝,对十八岁的祝青臣,高高在上的恩赐。
  而是许诺。
  是十八岁的李钺,越过十年光景,向十八岁的祝青臣,兑现他们年少时的许诺。
  最后,沈竹念道:“‘青臣与朕,实为一体。肝胆相照,心心相印,此生不弃。’”
  等一下,这两个成语,是一个意思吗?
  好像不太一样吧?
  但朝臣们来不及多想,祝青臣也来不及多想。
  朝臣们俯身磕头,朗声道——
  “恭迎太子太傅回宫!太子太傅千岁千岁千千岁!”
  “恭喜陛下寻回太子太傅!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祝青臣正准备起身行礼,却又一次被李钺握住了手。
  李钺站起身,走到祝青臣面前,与他十指相扣。
  两人立于阶上,接受百官恭贺。
  祝青臣站在李钺身边,偷闲朝他笑了一下,轻声道:“李钺,你的文采比之前好多了。”
  李钺也笑了笑,握着祝青臣的手,将他的手按在自己的心口上。
  这可是他草拟了几十遍、翻烂了十几本书,写出来的圣旨,文采能不好吗?
  当然了,他还是喜欢最后一句。
  或许在旁人看来,是读书不多的土匪皇帝用错了成语,但只有李钺自己知道,他没用错,他就要用这两个词。
  ——卿卿与我,肝胆相照,心心相印,此生不弃。
  *
  朝会之后,李钺安排两队禁军,拿着圣旨抄录本,骑着马,在城中宣读。
  一时间,凤翔城大街小巷,普天同庆!
  “祝大人没死!祝大人是被神仙收去做徒弟了!”
  “陛下把祝大人带回来了!昨日陛下带回来的那个小公子,就是祝大人!”
  年老耳背的老人家,听见动静,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出家门。
  老人家随手薅过一个路人,大声问:“怎么了?出什么事情了?是不是草原鞑子又打过来了?快登城楼御敌!祝大人在城楼留了弓弩……”
  路人按住老人家发抖的手,大声道:“不是鞑子来了!是祝大人回来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