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少陵,朝宗,快扶夫子落座。”
  苏牧神情肃然,摇头说道。
  “今日臣入宝和园,是有一事向皇上禀告。”
  “夫子坐下说。”晋帝很是周到的让开面前的位置,将苏牧请到那处,自己坐在对面的檀木椅上。
  “皇上,臣开设鸿鹄学院几十年,储备了不少经纶之才。然晋国科举大有弊端,官宦互相举荐,平民百姓投门无路,造成人才流失,官员良莠不齐。长此以往,难免人心涣散。
  是以,臣提议,按照国情,改文试和武试为全民科举,不分男女,不分高低贵贱,封卷审核,以高分者录取,不再考量家世背景。
  望皇上准允!”
  说罢,又要起身行跪拜之礼,却被晋帝一把扶住。
  第20章
  周遭全都寂静下来,觥筹交错间,众人仿佛如梦初醒,一脸愕然的盯着那个满头白发的老者,继而齐刷刷的望向高相。
  高相与高皇后皆出自名门,太子陆玉明一派从始初便反对科举改革。除去燕王陆玉安之外,并未听过有其他人声援。故而大臣们只当此事如风卷残叶,不日将过。
  却没想到在除夕之夜,久未出山的苏牧,竟然为了此事重回众人视线之内。
  若晋帝听从苏牧所言,必将危害现有的群臣格局。首当其冲,便是高相一族。
  倘若高相不率先表态,其余官员必然不肯当出头之鸟。苏牧是帝师,连晋帝都要尊着敬着供着的人,谁敢当着晋帝的面,驳斥苏牧的言论。
  鸾玉屏住呼吸,这夜,将注定成为晋国史上最为华彩浓墨的新篇章。
  半晌,晋帝言。
  “刘仁海,宣读圣旨。”
  陆玉安忽的转向鸾玉,恰好对上那人意味深长的凝视,他喉间一滞,胸口如同鼓擂,跳的他莫名心虚。
  晋帝高瞻远瞩,虽不出声,却早已做好了打算。
  他只不过在等一个有身份,有名望的人出现,将此事公之于众,无人胆敢与之对驳。
  他笃定苏牧会出山,是因为他相信燕王能想尽一切方法,为推行科举改革不遗余力。
  见此情景,众人虽心有不甘,却只能闷在肚中。高相没有开口,是因为他熟知晋帝秉性,与其做一个与皇帝对峙的臣子,不如暂且顺其心意,应了这举措。
  日后行事,只消多加阻拦,令其施行无路,改革之事便能不了了之。
  况且苏牧为人,虽然不在朝堂,可晋帝很是尊崇。他那张利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言巧辩,京城里面无人可与之匹敌。
  由高相新提拔的准尚书令顾宝坤,向来甘做高相臂膀,此时也未曾出声阻挠。可见,改革科举势在必行,无人可挡。
  刘仁海清了清嗓子,方要开口,晋帝补充道。
  “此事绝密,故朕未通过礼部发召。”
  晋国所有诏书,除非寻常琐事,否则都应交由礼部负责上传下达。而刘仁海宣读的,大都是芝麻大的事情,轻缓一些。
  陆玉明瞪了一眼顾宝坤,他这几日因为即将升迁,想是高兴过了头。礼部的事情松懈许多,圣意揣度失策,才会导致今日如此被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大晋国运昌盛,百姓安乐。然朕居安思危,不敢居功自傲。晋国以武征天下,扩疆土,定民心,此乃晋国根本,不可更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