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95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战后,朱常清令孙传庭继续京察,并削北洲诸藩所有护卫,每府仅保留三百人。
  隆庆十年三月初八,朱翊釴驾崩于乾清宫,享年八十岁,太子朱常清即大位,并为大行皇帝朱翊釴上庙号穆宗,谥号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
  第595章 后记隆万天革新
  “朕即大位……”
  隆庆十年五月初三,随着大行皇帝朱翊釴在停灵五十四天后下葬天寿山永陵,其子朱常清也在翌日于北京奉天门登基即位。
  朱常清出生于嘉靖二十四年,朱翊釴早年忙于科研,所以生下他的时候,已经是三十四岁的年纪。
  正因如此,朱常清即位时的年纪是比较“年轻”的五十三岁。
  即位后,朱常清并没有向权贵低头,而是继续任用袁可立、孙传庭进行变法。
  此外,朱常清对大食地区发告示,令人空投报纸,向整个大食地区百姓承诺平抑当地粮价,使得人人有工作,不至于遭遇饥荒。
  此前叛乱的百姓,只要放下兵器向官府投降,均不会遭受非人待遇。
  在朱常清发出承诺的同时,一条条铁路也在大明的疆域上开展规划。
  能够提供大量工作机会的大食铁路开始修建,全长三千二百里。
  这条铁路,本该在嘉靖年间就开始修建,然而却因为仁宗的懒政而拖延到现在。
  倘若铁路早早修建,大食地区也自然不会发生饥荒。
  七月,朱常清调拨的七百万石粮食和三千万个罐头运抵巴丹府港口(巴士拉)。
  九月,大食铁路开始动工,工价按照每人每日三斤米(面),一个肉罐头,一个水果罐头来结算。
  对于这条铁路,大明没有限制招工标准,毕竟这条铁路的意义除了输送粮食前往大食内陆以外,更重要的是给大食百姓提供一個稳定的生存环境。
  十月,朱常清又下旨意,修建江南及西南铁路网,两项工程耗费四千余万两,为期十年。
  腊月,大食地区招抚政策初见成效,地区民乱渐平。
  腊月二十四,监察御史孙之獬弹劾工部尚书徐光启,称大食铁路募工八十二万人,男丁不过五十余万口,余者多为老弱妇女,乃耗费朝廷钱粮,
  朱常清闻大怒,令锦衣卫将孙之獬架出武英殿,流配岭北。
  除夕,朱常清改元万历,是为万历皇帝。
  万历元年四月,孙传庭等京察北直隶结束,涉事官员六千五百七十四名,吏员五万五千八百余人,查抄所获的国债、现钱、田亩、府邸折色为七千二百余万两……
  二月,陕西布政司上疏称陕北数年无雨,草木枯焦,颗粒无收,乞请蠲免,平抑粮价,
  二月下旬,朱常清调渤海常平仓二千七百万石入关中。
  三月,再调碛北地区六百万石入关中。
  五月,苏、松、湖等府的吴江、归安等地昼夜倾盆大雨,水势骤发,霎时汹涌,不分堤岸,屋宇倾倒。
  截至六月初十,因灾死亡二千四百六十人,失踪七千二百七十五人,紧急转移安置二百余万人,农作物受灾、绝收三千六百七十二万亩。
  得知消息,朱常清发国库五百万两赈灾。
  七月初二,南直隶上奏因江东水患倒塌房屋十六万间,损坏房屋四十二万余间,受灾人口七百六十八万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