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与天气一道高居不下的,还有源源不断的灾报和流民。
  袁彬忙得脚不点地,别说袁夫人府,就是自己府上,也回得少了。
  这一日休沐,清浅见袁彬愁眉不展,拉着他散心,两人一同到了老午的庄子上。
  一路上,只见禾苗干涸倒在地上,农民欲哭无泪,看着快要干枯的稻穗发呆。
  袁彬叹了一口气道:“大灾之年已有雏形,接下来有得朝廷忙的,只可怜百姓,眼看快要成熟的稻穗,干死在田间。”
  清浅问道:“这干涸的稻穗,一点用处都没有吗?”
  “里头的米粒尚未成熟,人不能吃,唯独只能喂鸡。”袁彬摇头道,“人都活不下来,还有什么心思喂鸡。”
  清浅想了想,吩咐瑞珠道:“让小林子去收些鸡苗,再用去年的陈米换干涸的稻穗,这样一来,咱们可以养鸡,百姓也不至于因为没米饿死。”
  瑞珠道:“姑娘,咱们哪有功夫养鸡?”
  清浅微笑道:“我记得陪嫁有几处庄子,想必都干涸了,就让佃户养鸡吧。”
  水源,清浅的庄子早已打好井,人喝鸡喝是够的,可要灌溉稻田却不够。
  这几日清浅一直在想怎么办,今日总算想到了法子。
  袁彬并不理会养鸡这种小事,只低声问道:“那日你说,旱灾未完接着又是蝗灾?”
  清浅点头道:“遮天蔽日,百姓水火交加。”
  旱灾还可调水,蝗灾无可避免。
  更加让人难受的是,很多官员固执认为,蝗虫是天神,需要敬畏拜祭。
  袁彬道:“蝗灾过境,粮食全无,可有什么法子避免?”
  清浅道:“用艾驱赶到一处,然后剿灭。”
  袁彬揉了揉头道:“先对付旱灾吧,就按你说的,先将陈米换干涸的稻穗,不过这也有不妥,周贵妃的父亲还有几个皇亲国戚都做米铺子生意,咱们这么做,等于断了他们的财路。”
  清浅道:“他们做的本不是老百姓的零碎生意,倒也不妨。陈米还罢了,咱们存了几十万两的新米,这才是他们的心腹大患呢。”
  袁彬道:“是了,咱们家自己还有米铺。”
  清浅笑道:“指挥使大人只管操心朝廷,这些小事交给我吧。”
  两人边说边到了庄子。
  受到天旱的影响,本是环水的庄子已经出现了干涸,但因早早备下井水,庄子里头一片生机勃勃。
  袁彬摸着茂盛的土豆叶子,问道:“已经结果了吗?”
  老午的脸笑得如同菊花一般道:“早已经结果了,再等十日便可收获,这回咱们收获可大了。”
  老午随意拔出一颗土豆。
  根部一大串果子跟着出来。
  大的小的足足有十个,而且个个饱满。
  清浅不顾泥土脏,用手扒拉了一下土,笑道:“文质,这里头还有好几个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