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滚刀侯_235(2 / 4)
儿外面已经开始起行,小石头没有骑马带着正和帝也不让骑马,跟他一起一个车子。
正和帝不解的问他:“为何不骑马?
他记得每次见到小石头,他都是骑马的时候多,坐车的时候少,因为定军候是武将嘛。
尤其记得,为了坐马车,还坑了定远侯跟定远将军一把,正和帝是帮凶呢。
”这小春风嗖嗖嗖的时候骑马除了耍帅只能吃屁,才不干那傻子干的事儿呢、“一上了车就没骨头一样窝在正和帝身上的小石头如此回答。
正和帝:”……!“
小石头你这样说,让每天上朝都兢兢业业骑马而行的武将们情何以堪?
车厢里静静的,难得两个人可以依偎在一起出行,正和帝给小石头裹了个小薄毯子,以防止冷到,他自己倒是没那么细致,这车厢昨天已经让皇宫暗卫们给重新装饰了一番,比起定军候府那外表简单内里更简单的常规车厢,如今定军侯府的所有马车不论是干什么的,都让暗卫们收拾了一遍。
”去法华寺做什么?“正和帝知道石家其实并不是什么虔诚的信徒,家里有佛陀,非要去法华寺,难道只是想要踏春?
”是给家里人求平安符,每年春夏秋冬各一次,姑奶奶很执着这件事。“小石头叹了口气:”她认为以前是她没有给孩子们诚心祈求,才会让两位表哥英年早逝,如今仅剩下一个小孙子了,必许要诚心诚意的才可以养大。顺带着,我那三个孩子也受惠了,包括我,这回还加了三个,你,跟皇太子和二皇子。“
”我记得,定军侯府不是有个道观和一个佛堂吗?当时说定军侯府杀气重煞气也重,第一代定军候亲自规定的,必须要在自家府邸建立一道观一佛堂,以化解戾气,保家宅平安。“当年这事儿都记入史册了,为了彰显定军候虽然一将功成万骨枯,可也有也有慈悲心肠,可没少博得天下人的好感呢。
其实知道内情的人都笑话死了好么?
当时定军候娶了个媳妇,那媳妇就是第一代定军候的正室夫人,人家是书香门第,正正经经的大家闺秀,但是定军候长的猛张飞似的,那夫人一见他就战战兢兢,别说夫妻过日子,就是看一眼都觉得要吓昏过去了。
偏偏这位夫人长的漂亮文采也要,把个定军候粗鲁汉子稀罕的不得了,立刻定下了家规,石家家主不纳二色。
后来又知道夫人心地善良,立刻在已经动土的定军侯府图纸上。愣是画出了两块地方,专门供奉神仙佛爷,理由说的冠冕堂皇,其实是给那夫人壮胆儿用的。
你还没说,最后还真让定军候抱得美人归了,夫妻二人恩爱非常,成了夫妻典范。
”府里是有的。“小石头一说起这个就来气:”东边的长青观,西边的静怡庵,自从有了定军侯府都是打理的很好的地方,清幽深远四季常青的风水宝地,所以,东边包括长青观在内的四季苑就被我二叔给占了去,而静怡庵所在的 阳园,就被三叔家分了,之后定军侯府里能有个小佛堂的地方,也就剩下了念慈斋那一处,姑奶奶嫌弃那是老虔婆子呆过的地方,死活不愿去哪个佛堂,说是晦气,自打回了府邸,就只有往外跑的份儿了。“
正和帝点头:”原来如此。“
”哎!“小石头蔫头耷脑:”要是有可能,宁愿跟他们换回那两个地方。“
正和帝眼神闪了闪。
法华寺的名字,取自《妙法莲华经》,门口有一副十分有名的对联,上联为:无悲无喜无憎恶;下联是:长寿长安长太平。
若是小石头一家子来,倒也无所谓,这地方接待的达官显贵不少次了,自然是有经验,可是正和帝来了就不一样了,微服私访也是白龙鱼服啊!
所以早有便衣侍卫在前一天就清了法华寺的场,自然,用的是定军侯府的名头,如今小石头风头正劲,谁也不敢跟他较量。
敢的人如今可都是发配的发配流放的流放,抄家的抄家下狱的下狱了。
不过粗神经这种情况也是遗传啊!
小石头一家子竟然兴致勃勃的逛着法华寺,张石氏还纳闷:”今天怎么这么少人?“
以往来法华寺的时候,不说是人山人海,可有个百八十个香客的都常见,来着别说达官显贵们了,普通老百姓也喜欢来这里求个签买个开了光的护身符带着。
而且因为出家人慈悲为怀,给的银钱全看施主自己,丝毫不抬价,一个铜板也能换一个护身符,一万两银子也是如此,倒是真的将众生看成了平等对待。
张石氏很虔诚,人越老越容易信这些,去年都腊月里了,她老人家还去了白云观打蘸呢。
求了一大堆玉佩,家里上到小石头下到老马叔,人手一个,说是趋吉避凶的开过光的物件。 ↑返回顶部↑
正和帝不解的问他:“为何不骑马?
他记得每次见到小石头,他都是骑马的时候多,坐车的时候少,因为定军候是武将嘛。
尤其记得,为了坐马车,还坑了定远侯跟定远将军一把,正和帝是帮凶呢。
”这小春风嗖嗖嗖的时候骑马除了耍帅只能吃屁,才不干那傻子干的事儿呢、“一上了车就没骨头一样窝在正和帝身上的小石头如此回答。
正和帝:”……!“
小石头你这样说,让每天上朝都兢兢业业骑马而行的武将们情何以堪?
车厢里静静的,难得两个人可以依偎在一起出行,正和帝给小石头裹了个小薄毯子,以防止冷到,他自己倒是没那么细致,这车厢昨天已经让皇宫暗卫们给重新装饰了一番,比起定军候府那外表简单内里更简单的常规车厢,如今定军侯府的所有马车不论是干什么的,都让暗卫们收拾了一遍。
”去法华寺做什么?“正和帝知道石家其实并不是什么虔诚的信徒,家里有佛陀,非要去法华寺,难道只是想要踏春?
”是给家里人求平安符,每年春夏秋冬各一次,姑奶奶很执着这件事。“小石头叹了口气:”她认为以前是她没有给孩子们诚心祈求,才会让两位表哥英年早逝,如今仅剩下一个小孙子了,必许要诚心诚意的才可以养大。顺带着,我那三个孩子也受惠了,包括我,这回还加了三个,你,跟皇太子和二皇子。“
”我记得,定军侯府不是有个道观和一个佛堂吗?当时说定军侯府杀气重煞气也重,第一代定军候亲自规定的,必须要在自家府邸建立一道观一佛堂,以化解戾气,保家宅平安。“当年这事儿都记入史册了,为了彰显定军候虽然一将功成万骨枯,可也有也有慈悲心肠,可没少博得天下人的好感呢。
其实知道内情的人都笑话死了好么?
当时定军候娶了个媳妇,那媳妇就是第一代定军候的正室夫人,人家是书香门第,正正经经的大家闺秀,但是定军候长的猛张飞似的,那夫人一见他就战战兢兢,别说夫妻过日子,就是看一眼都觉得要吓昏过去了。
偏偏这位夫人长的漂亮文采也要,把个定军候粗鲁汉子稀罕的不得了,立刻定下了家规,石家家主不纳二色。
后来又知道夫人心地善良,立刻在已经动土的定军侯府图纸上。愣是画出了两块地方,专门供奉神仙佛爷,理由说的冠冕堂皇,其实是给那夫人壮胆儿用的。
你还没说,最后还真让定军候抱得美人归了,夫妻二人恩爱非常,成了夫妻典范。
”府里是有的。“小石头一说起这个就来气:”东边的长青观,西边的静怡庵,自从有了定军侯府都是打理的很好的地方,清幽深远四季常青的风水宝地,所以,东边包括长青观在内的四季苑就被我二叔给占了去,而静怡庵所在的 阳园,就被三叔家分了,之后定军侯府里能有个小佛堂的地方,也就剩下了念慈斋那一处,姑奶奶嫌弃那是老虔婆子呆过的地方,死活不愿去哪个佛堂,说是晦气,自打回了府邸,就只有往外跑的份儿了。“
正和帝点头:”原来如此。“
”哎!“小石头蔫头耷脑:”要是有可能,宁愿跟他们换回那两个地方。“
正和帝眼神闪了闪。
法华寺的名字,取自《妙法莲华经》,门口有一副十分有名的对联,上联为:无悲无喜无憎恶;下联是:长寿长安长太平。
若是小石头一家子来,倒也无所谓,这地方接待的达官显贵不少次了,自然是有经验,可是正和帝来了就不一样了,微服私访也是白龙鱼服啊!
所以早有便衣侍卫在前一天就清了法华寺的场,自然,用的是定军侯府的名头,如今小石头风头正劲,谁也不敢跟他较量。
敢的人如今可都是发配的发配流放的流放,抄家的抄家下狱的下狱了。
不过粗神经这种情况也是遗传啊!
小石头一家子竟然兴致勃勃的逛着法华寺,张石氏还纳闷:”今天怎么这么少人?“
以往来法华寺的时候,不说是人山人海,可有个百八十个香客的都常见,来着别说达官显贵们了,普通老百姓也喜欢来这里求个签买个开了光的护身符带着。
而且因为出家人慈悲为怀,给的银钱全看施主自己,丝毫不抬价,一个铜板也能换一个护身符,一万两银子也是如此,倒是真的将众生看成了平等对待。
张石氏很虔诚,人越老越容易信这些,去年都腊月里了,她老人家还去了白云观打蘸呢。
求了一大堆玉佩,家里上到小石头下到老马叔,人手一个,说是趋吉避凶的开过光的物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