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洪门子弟(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一回门倒是开的很快,依旧是刚刚那股子声音,但既然是我们两个人站在门口,立刻用很浓的潮州腔骂了一声道:
  “扑里阿姆啊,做个捻,来找个屁,哪凉快给我哪呆着去。”
  长这么大没有人这么骂过,我那脸上顿时有些挂不住了,听说这是在香港,那要是在沽南非得把他卸8块扔河口里。
  旁边的张天罡倒是微微一笑,提了提嗓子,只念了一句道:
  “祖宗话头参是非,惟尊兄弟惟尊义。”
  一听到这个话,等里面的那条门缝立刻开大了一些,似乎显得有些惊喜,也应了一声道:
  “忠义堂前无大小,不欺富贵不欺贫。”
  两句话话头一念,正好合辙押韵,想必是什么瘾语,我也不消多了,张天罡这人向来走南闯北,能知晓些这种东西倒也正常。
  那门口里面的人听到这话,自知是堂内人,这回倒也没有多怠慢的意思,竟然开了门,把我们迎了进去。
  只见正门里面,倒也并非我们所想的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左右两边各自排开白虎节堂的阵仗。
  样子倒像是我之前在四九城所见到的同乡会馆,左右两边各是两条,上下两层的栏杆。
  在一楼正中间中堂的位置供着一尊将近半人高的木雕关公像,只是原木打造,丹凤眼卧蚕眉,身背后贴着青龙偃月,手里面持着一卷春秋,目光稍闭,自然是不怒自威。
  左右两边红纸黑字上首联秉烛达旦真君子,下首联夜读春秋第一人。
  关夫子左右两边虽说不见周仓关平,倒是正中间的位置,供着一个黄铜打造的九龙首尾相互的铜鼎香炉,看得出来规格极高,价值不菲。
  沿着关公塑像各自两排檀香木的太师椅子,左边椅子的位置要高出右边一寸些许。
  按照老理所论,以左为尊,便也看得出来这地方规格极高,自然也讲这些习俗习惯。
  刚刚前面带我们走进来了一人,原来是个女子,年纪大概在60左右,不过身材极为挺拔,身上穿着一件青紫色的绒布旗袍,手上带着一个翡翠环子。
  扭头看了一眼我们,坐在右手边的椅子上,拿起桌子上长嘴细支的箭牌香烟点了一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