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手[乒乓]_59(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取消了双打,奥运只有三个名额,再加一个团体候补。没有意外的话,候补基本也没有上场的机会。”老何那时候只是问他,“你觉得你现在的情况,三个名额里能上吗?”
  薛忱迟疑了一会儿,老老实实地摇了摇头:“我说不好。”
  顿了顿,他又低着头补了一句:“有点难吧。”
  其实,状态如何、技术水平和别人有多少差距,没有谁比运动员自己更清楚的了。
  “你知道就好。”何指导有些没好气地看了他一眼,神色却还是渐渐温和下来,“这阵子我和老徐也谈过你。”
  徐指导,是薛忱俱乐部的教练,也是省队的主教练。当年就是他,把还是个孩子的薛忱选进省队、又一手培养起来送进了国家队,哪怕他几次受罚被退回省队,徐指导也始终没有放弃过他。
  “你最近,一个是伤病反复,一个是……心思没全放在打球上。”何指导说到这里,忍不住又瞪了薛忱。薛忱抓了抓头发,有些心虚,还没来得及像平时那样在师父面前嬉皮笑脸地扯皮几句糊弄过去,就一下子被老何的下一句话给震在了原地、一瞬间就懵了。
  “还有两年不到,这是你最后的机会了。你要是还想打奥运,我希望你能把别的事情都先放一放。抓紧最后两年什么都不想、就一门心思往死里练,只要反手技术上来、心态放好,什么都有可能。”
  “何指导说……”薛忱平时总是“老何老何”叫得没大没小、要不就是张口就叫“师父”,这时候一边回想着,一边难得认真地叫着“何指导”,“他希望……我能专心打球,其他的都先放一放,和你……分手。”
  一句话,断断续续了好几次,才终于万分艰难地说完了。
  “你是什么脾气,我清楚,你自己更清楚。急脾气,情绪上来就管不住自己,先不说你天天想着和女朋友谈恋爱,要是比赛前和女朋友有点什么事,你敢保证不会影响比赛?再说,你抓紧训练,一年也见不了两次面,对她也不一定是好事。”
  何指导是这样和他分析的。
  其实他知道师父说的都对。
  如果说,是周毅或者邹睿谈恋爱,大概老何就不会这么担心。但是他……自己的毛病自己知道、甚至所有人都知道,他从来都就是容易感情用事,所以在场上总是容易急躁、把握不好稳和狠的平衡。
  更何况郁辞对他的影响,实在太大太大。
  师父说的一点都没有错。
  “取消双打已经是定局,你还有潜力,打不出来可惜了。我不逼你,你再好好想想。我和老杨的意思,都是希望你能再拼一拼。运动员的时间,真的太短了。”
  那天的谈话,最后是以何指导这样的一句话作为结尾而告终的。
  其实何指导的本意是希望他能尽快下决定、定下心来好好打球的——毕竟时间实在是不多了,就算他现在马上就抛开一切往死里训练,最后也仅仅不过是“有希望”而已。
  但他好像有些错估了这段感情在薛忱心里的分量。
  薛忱回去以后翻来覆去地想了很久,几乎是有些浑浑噩噩地打完了中国公开赛。公开赛的状态差得有目共睹,薛忱越发低落和茫然,回到俱乐部之后几乎是有些恶性循环,越急越紧张、越是打不好,越是打不好就越是低落。再加上伤病虽然没有严重爆发,却反反复复总也不见彻底消停……一直到世界杯,他也始终没能彻底作出决定。
  其实后来世界杯回来,他也有些自暴自弃地想过……反正他现在这样也算是有块奥运金牌了,单打的希望也就那样了,打不出来就打不出来吧,现在这样也挺好的。
  何指导说得都对,但他不想和郁辞分手,他预想过自己以后打出来或是没打出来,可不管是那一种,未来的设想里,他身边都有郁辞。他不想分手,连想一想都不愿意。
  连月的状态不佳让他的名字从亚运会的名单上被划去。
  其实最初做陪练的时候他也没觉得有什么心里不平衡的。真的要说有区别,也不过就是……平时训练和练习赛都在场内最中间的几个球台,现在换到了边缘的球台,他才知道原来场边的空调风打得那么大、吹得球几乎都有些不稳。
  他们几个主力总是用着最中间的几张球台,为了不让空调吹出的风影响到球,中间没有放任何空调。而为了保持温度的适宜,就只能将场边的空调都开到最大。
  但其实这也并没有什么。薛忱那时候还是每天乐呵呵地去场馆,尽职尽责地陪参赛的队友们训练。
  一直到比赛真正到来的时候。
  他坐在场下——连替补席都不是,只是单纯地坐在观众席上,静静地看着队友们一场又一场的比赛,给他们加油呐喊。
  像是个局外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