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相逢 第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写写看。”
  她接过笔,在他的目光注视之下,连拿笔的姿势都小心翼翼,像是一个在老师关切之下努力想要表现好的孩子。
  一横、一点、一竖……每一笔都端端正正,她不自觉咬住自己的嘴唇。
  写完了,玉止拿起那张墨迹未干的纸,细细地看。
  “蘅,先生选的这个字很好,你有一个很好的名字。”
  “真的吗?”她又喜又疑。
  “蘅是一种香草,既可入药也可熏香。有位放臣屈原认为其品性高洁,有君子之风,还写过‘怀兰蕙与蘅芷兮,行中野而散之。’讲的就是诗人怀抱香草,且行且吟。”
  赵蘅点点头,把自己的字看看,看着看着就想到:“我的字很难看是不是?”
  玉止笑了,眉目弯弯,也没说是或不是,但她一下就明白了,自己也不好意思地笑起来。
  “不要紧,我们慢慢来。还记得别的字吗?”
  “嗯……”她再次咬着嘴唇动笔。
  轩窗对月,窗边木槿飘香,浸润了后来许多个这样的夜晚。
  第九章 处处针对
  赵蘅从来不打算得罪傅玉行,可现在看来是已经得罪实了。
  那天之后他见到赵蘅,还是带笑,笑里却带了点不加掩饰的讥诮;还是问好,话里也刻薄带刺。
  赵蘅一开始还抱着晓之以理的心思,诚恳地和他表示自己确实不是有意针对——虽然理智上她认为自己并未做错什么,道歉不过是为了图个家宅和气。但就是这样,那位二少爷还是摆明了不接受、不乐意、不开心。
  对着她,话倒是说得体贴又恭敬,什么“大嫂为夫分忧,何须道歉?”“玉行有错在先,怎敢让大嫂低头”,私底下该怎么为难她还是照旧。赵蘅没见过比这位更乖僻更难说话的人。
  她不看不听,试图息事宁人,对方却完全没有见好就收的意思。
  秋深夜凉,赵蘅被关在穿堂后的窄巷子里,若不是婆子起更时刚好听到她敲门,恐怕她就要被困上一宿。事后问起来,开门的婆子一脸惊讶:“是二少爷进来时说夹道里已经没人了,吩咐我把两边门关起来的呀。”
  ……她忍了。
  她近来开始跟婆婆学着协理家政,接手一些衣食住行,但她送给傅玉行的三餐,全都原封不动被退了回来。
  赵蘅知道他有心刁难,小叔子不吃大嫂的食物,就是一种无声的谴责,表示她调治无方。
  好在傅家人也知道,这位二公子就是难伺候。管家婆子无奈地笑着对赵蘅说:“二公子做饭的水,一向只用清流山上运回的泉水;煮茶得是旧年雪水,否则他一喝就知道,说是质地太重,无法入口。像这样的整鱼他也是不吃的,一条鱼只取面颊……”
  赵蘅还是维持着表面的平和,但心里暗啐一声:饿死得了!她是真挨过饿的,所以对这位公子哥的种种挥霍尤其看不过眼。
  天气好时,傅敬斋特意提出要用旧年的木料磨几张新案,吩咐赵蘅顺势把仓库清点一回。
  赵蘅带着下人查检,过后却发现刚好少了公公特意提到的几块红酸枝,一问,原来是年前傅玉行拿去了,原想做几个摆件,后来他一时兴头过了也就放下了,却也始终没拿回来。赵蘅便派人去取要。
  家仆回来后道:“少爷说了,那木料都在他的旧书箱里,又被扔在阁楼上了,如今一时恐怕已经找不到了。”
  赵蘅一听就知道,又来了。
  “他的阁楼我也见过的,不大的地方,找个婆子开下门,重新找找也不是什么难事。”她对那满脸憨厚的仆人又叮嘱了一句,“你告诉他,这回重做家具不是我的主意,是老爷的主意。还请二少爷多劳点力,费点心。”
  仆人又去了,半日,又喘吁吁回来了,胖胖的身子已出了汗,“少爷说可以了,他愿意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