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666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骏目光看向赵祯,竟一时有些迷信地说道:“也许真就是天命在宋,让大宋找到了这件天命所归的神器!”
  “天命在宋?天命在宋?”
  赵祯喃喃自语,拿起那枚玉玺,举过头顶细细端详,随后大笑道:“哈哈哈哈哈,朕有大孙,又得玉玺,当真是天命在宋也!”
  “恭喜官家,贺喜官家!”
  “恰逢马上又要举行朝贺,这玉玺来的正是时候,可告慰列祖列祖矣。”
  “臣以为,当昭示天下,让世人知道大宋秉承于天!”
  “臣附议。”
  “臣也附议。”
  众人纷纷站出来,要向世人宣告这个好消息。
  第495章 万国来朝(1)
  “震惊,失踪百年的传国玉玺竟被发现于洛阳。”
  “从秦末到唐末,细说传国玉玺的前世今生。”
  “经诸位大学士鉴定,近日发现于洛阳的传国玉玺为真。”
  翌日。
  传国玉玺出现的消息便迅速成为汴梁所有的报纸头条。
  各家报社纷纷报道。
  特别是对赵骏提出的冉魏换玉玺给东晋的理论进行了详细补充说明。
  不得不说,现在的各家报社都是人才。
  他们不仅详细研究了这套推理的真实性,同时还拿出了各种史料佐证进行证明。
  最直观的例子就是在冉魏之前,玉玺辗转脉络清晰,也没有人质疑真伪。
  结果到了冉魏之后,传到了东晋手里,玉玺上面的字就变了模样,被东晋的学术人员质疑为伪造的假玺。
  并且北魏那一枚玉玺就是从邺城获得,而恰好冉魏都城是邺城,被前燕围城而亡。
  所以冉魏为了防止被东晋骗走玉玺,拿一块假的给东晋濮阳太守戴施,真玉玺则藏在了邺城一座寺庙泥塑像当中也合情合理。
  在这样大面积报道之下,传国玉玺的事情很快成为了汴梁头版头条,茶摊酒肆之间议论纷纷。
  甚至人们都没有关注城里的外国人不知道何时多了起来。
  此时的汴梁城中,一片兴旺发达。
  第一批橡胶树成熟之后,为大宋带来了大量的蒸汽机,从而迅速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随之而来的就是钢铁产量成吨地提升。
  到庆历十二年年末的时候,朝廷获得的数据就已经是年产五百万吨级别。
  而当时全世界其它国家加起来一年产量恐怕都没有十万吨钢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