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67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礼部尚书站在一旁,手中拿着鲜花。
  在碑前还放着五谷、牲畜、香炉等祭祀用品。
  赵祯走到碑前,接过鲜花,身后跟着赵骏等宰相,一步步向着纪念碑走去。
  接着旁边乐队开始演奏宏大的曲子,周围文武百官以及六十多名全球各国的国王和使者纷纷注视着这一幕。
  之前那些穿着儒生长袍的中年人看到赵祯拿着鲜花向着纪念碑的方向走去,纷纷从怀里掏出笔记本,用铅笔开始在上面写下话语:
  “庆历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大宋皇帝陛下于太庙前广场向中华民族英雄纪念碑献鲜花。”
  “纪念碑塔高约五丈,分为基座、底座、塔、塔身、铜像五部分。”
  “其中铜像高一丈七尺,宽约八尺,由一名手中高举环首刀的青年将军和胯下战马两个塑像组成,代表了奋战中的古时将领,曾有人说它的原型是冠军侯霍去病”
  那些人笔尖在纸上划动,迅速写下了一篇通稿。甚至有几位大神居然还能够现场素描,描绘出赵祯拿着鲜花,向纪念碑进献的一幕。
  赵骏好奇地走过去瞟了一眼,然后又走回了自己的宰相方阵,对身边的范仲淹道:“这些报社的人真是人才。”
  “都是你筛选下来的嘛。”
  范仲淹笑了笑。
  赵骏也笑了笑没说话。
  为了掌握舆论,大宋朝廷对这方面还是控制得比较严。
  一来是要把握舆论方向,要让舆论成为大宋手中的一柄利箭,给予百姓和知识份子,为他们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引。
  二来也是防止有些人煽动,万一有国内反贼借用舆论的手对付朝廷就不好。
  所以多年下来,这些报社人员也算是练就了一身本领,知道在写报纸的时候哪些该写哪些不该写。
  很快随着两声礼炮的奏响,赵祯献花的仪式结束,一曲音乐也陷入尾声。
  赵祯回到车内,马车再次启程,前往太庙。
  整个太庙分为纪念碑广场、太庙以及祭坛三个部分组成。
  上午祭祀活动自然是先纪念碑,再太庙,最后则是要祭祀上苍与天地。
  大概半刻钟的样子,一行人到达了太庙前。
  赵祯再次下了马车,在礼部的主持下,众人鱼贯而入,不过太庙再大也进不去那么多人,因此只允许部分人员。
  即便是赵家宗室,也只有一些近亲才可以进入。
  大概有五六十人,赵骏虽然已经是千年后非常远的族裔,但作为宰相,那自然是有资格进入。    这还是太庙修成之后他第一次来,就看到里面恢弘高大,左右两侧放着架子,上面摆满了香烛,中间有个巨鼎,里面插满了檀香。
  而大殿最中央正前方,竟然还有雕像,那是宋太祖赵匡胤的雕像,是个面容富态的老者,下颌长了一缕山羊胡,眼睛如佛陀一般低垂看着下方,充满了神圣感。
  从赵匡胤到赵祯时代,毕竟才过去76年,虽然亲眼见过赵匡胤的人大抵已经没了,不过皇室还保留着赵匡胤的画像,要造这样一个雕塑还是很容易。
  只是在赵匡胤雕塑的旁边还有另外一座雕像,也是个面容富态的老者,仔细一瞅,跟赵匡胤的雕像还有点像。
  赵骏撇了撇嘴,那是驴车战神赵光义的雕塑,在赵光义下面才是宋真宗赵恒的雕像。
  这场面辣眼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