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68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虽然衢州地处金衢盆地西部和钱塘江上游,有衢江穿流而过。
  但这里地形特殊,每到雨季容易发生洪灾,到了夏秋季节又容易发生旱灾。历史上的衢州,曾有“一年一小旱,三年一大旱”的说法。
  这是个历史老大难题,千年以来,多次旱灾让衢州百姓十分痛苦,人吃人的历史不仅在唐代,至民国都有。
  如民国三年,五月至七月大旱,稻苗自燃,民大饥,流离,掘观音土为食。
  一直到新时代挖了乌溪江引水工程才算是解决。
  如今大宋各地虽然生产力丰富,可灾害这种事情依旧频发,只是生产力提高了,朝廷有抗风险的能力,灾害的危害程度就小了许多。
  可这并不意味着大宋一直有这样的能力。
  人越来越多,粮食会越来越不够,现在的生产力轻松养活三四亿人绰绰有余,但如果人口达到七八亿呢?
  所以不管是各种工程还是农业技术水平,永远都要不断提高,让每一个百姓都能握住手中的饭碗。
  赵骏将手中批款项的条子签好之后,轻声说道:“以后,中华汉人,再也不会饿肚子了。”
  第506章 女真反叛,辽国内乱。
  庆历十三年新年过去,大宋依旧如火如荼地发展。
  到六月份的时候,上半年数据送到了政制院,各项数据非常喜人。
  包括钢铁产量,经济发展,财政收入以及进出口贸易额的增长速度都极为夸张。
  特别是进出口贸易。
  原本大宋的外贸就非常大了,但年初那次庆典,一次性就有一亿多贯贸易量。
  再加上一月和二月本来的贸易额,年初就出口了约四亿多贯。
  这相当于庆历十二年半年的出口总额了。
  六月盛夏,前几日汴梁下了一场暴雨,并且不止汴梁,黄河中下游等大雨倾盆。
  虽说暴雨仅仅持续了两三天的时间,不过还是让汴河水量暴涨。
  也就是如今河修得好,各种分流的水渠挖地相当多,不然的话光这一次暴雨,就可能让汴梁来一次水患。
  但即便如此也略微影响了几天运河商业,有船只因为突遭暴雨而倾覆在河中,堵塞了河道。
  不过现在的运河堵塞对于大宋来说已经算是小问题,不说河道本身就有处理人员,单说火车二十四小时不间断运行,也极大缓解了汴梁货运压力。
  夏日炎炎,烈日照耀着大地,酷暑难耐,政制院终于喜提电灯以外的第二件电器——由科学院下属物理学院再下属的电器设备研制所研发,几架通过电力运转的电风扇!
  别看电风扇的技术含量不高,但事实上由于整个大宋的科技主要发展方向都是以钢铁、服装与运输行业为主,也就是炼钢、纺织、火车行业,其余行业极为落后。
  也就是这些年钢铁纺织与运输行业慢慢走上正轨,大宋才能举国之力开始向其它行业发展,否则光这电风扇,里面的电线、螺丝又哪是这么容易造出来的?
  “呼呼呼呼呼。”
  电风扇开足了马力,屋子里还放着冰块,消暑解热。
  只是每次政制院的大门一打开,外面的热浪就涌入里面,冷热交替下,几个老宰相很快就受不了,去了政制院后阁先休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