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681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白天四十度就算了,晚上居然还能三十多度。没有空调和电风扇,大人小孩全都躺在地板上,把瓷地板都给睡热了。
  “唉,你们那个时候至少有空调,我们现在,恐怕到老夫死的时候,都没空调吹咯。”
  晏殊叹了口气。
  “老人吹空调吹多了会生病。”
  赵骏随口敷衍了他几句。
  曾公亮把一些他做好的公文批示拿过来放在他桌子上。
  政制院的政治生态以赵骏为首。
  全国各地以及各部的重要公文上交到政制院,由政制院进行批阅。
  但这些事情肯定不是赵骏一个人就能搞定的,所以每个宰相除了负责各部门的事情以外,也要进行劄子批示。
  做出决定的劄子最后汇总到赵骏这里,赵骏看完了宰相们的处理方式,没什么问题就下发出去。
  如果有问题他自己改,其余宰相有异议的话,就大家一起商量一下,拿出个章程。
  基本上除非赵骏一意孤行,否则的话主要还是以大家议论为主。但如果赵骏真的一意孤行的话,那么即便闹到赵祯那也没用。
  他一个人说了算,只是看他愿不愿意行使这样的权力而已。
  赵骏接过曾公亮批示后的公文,每本大致扫了一眼,曾公亮还在旁边解说道:“这是火器司的报告,要汴梁钢铁厂建两条落后的生产线。”
  “建吧。”
  赵骏挠挠头。
  之前落后的生产线其实并没有拆。
  但新的技术成熟之后,落后生产线就没有用了,扔在那生锈。
  不过技术和产业工人还在,以前的那种大炮管、小炮管还有燧发枪的枪管应该还是能做出来。
  这样加上米尼弹与实心弹的生产线,就能组成完整的一战前那种落后的枪炮工业流程。
  谁能想到在已经拥有了无烟火药,堪比二战时期枪炮技术的大宋,还得去造一战前的那种老古董呢?
  “这是火器司的另外一份报告,已经研制出了机关枪、左轮枪等新式武器的图纸,火器司那边希望能够发到钢铁厂去打造。”
  “让他们去试试吧。”
  “然后就是工商部今年上报过来的数据,他们希望略微下调一下酒税,现在粮食太多,多酿酒也能有助于税收。”
  “那让他们自己确定个章程吧。”
  “嗯,工部那边也奏了一些地方工程汇报,都是利国利民的工程。”
  “让工部派人去看看,确定方案,保证万无一失,计算好方案需要多少钱,再找各大企业投标。”
  “是,还有户部这边.”
  曾公亮把自己份内的公务一一向赵骏汇报。
  诸多宰相自然是有分工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