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68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诸多部落首领顷刻间高举右手,纷纷欢呼起来。
  当下乌古乃也不迟疑。
  数日之后,各部退兵回黄龙府,于黄龙城建国称帝,国号大金。
  接着乌古乃封赏各部,又纳九个实力最强大的大部落女子为妃,称之为金九后族。
  同时派遣使者向宋国纳贡,希望得到大宋的册封。
  另外就是积极筹备粮草,等粮草集齐之后,将于来年正式南下,攻破辽国上京以及中京,将辽国彻底消灭。
  很快消息传出去,辽国朝野上下震动。
  现在辽国真就是江河日下,西边的蒙古草原,蒙兀人叛乱不止,他们已经没有能力控制。
  东边的女真人又建国称帝,整个辽国就只剩下后世内蒙锡林郭勒盟、赤峰、通辽、白城这一带的地盘,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灭国边缘。
  为此眼看自己可能要变成辽末帝,耶律重元也不顾辽宋世仇的关系,马上写了封信,派亲信出使大宋,希望得到援助。
  便在这种情况下,大宋庆历十三年十月份,辽国和金国的使者都抵达了汴梁,一个向大宋求援,一个则希望大宋接纳他们,成为大宋的藩国,不插手辽金战争。
  十月六日,政制院内,外交部已经接见过两国使者,把问题交给了政制院。
  赵骏看完了两国使者的请求书之后,把公文扔在了桌案上,轻笑道:“按原计划进行吧,等辽国灭了,就北上把金国也灭了。有说法叫坐山观虎斗,可惜这俩在大宋面前已经不是虎,最多算俩蛐蛐,一指头就摁死。”
  第509章 大宋一天比一天好
  大宋庆历十三年年底,辽金之间在北方展开了决战。
  这一战大宋除了布置在幽燕路的北方军区以外,并没有多少人关注。
  除了汴梁一些报纸稍微提了一句辽国国内的局势变化,就已经是无人问津,无人在意。
  倒不是说这样灭国大事已经让大宋百姓提不起兴趣。
  而是现在大宋民间正处于文化和娱乐正在蓬勃发展,各类戏曲、小说、说书等表演形式迅速火爆。
  每天都有新的变化在出现,吸引了大部分汴梁百姓的目光。
  就像后世任你国外打得昏天黑地,国内的百姓过着太平日子,最多也就是看一眼,谁会把心思全放在国外上?
  何况这也是个趋势。
  物质不丰富的社会在文化产业方面往往就比较落后。
  不是说诗词歌赋,而是指民间文化。
  百姓生活吃了上顿没下顿,每天想的都是怎么填饱肚子,自然不会考虑这方面的问题。
  因而从春秋战国至唐朝时期,民间娱乐都没那么发达。
  各类表演形式在以前最多就是有个雏形,或者即便是出现了,也只是为达官权贵服务,很难下至民间给百姓提供。
  这种情况直到到了宋代出现了改观。
  宋代第一次农业革命,粮食爆发性增产,生产力提高,百姓生活稍微富裕一些,能够在填饱肚子之外,也能享受一下精神食粮。
  于是文化艺术迅猛发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