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第90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国内,李鸿章等人也开始了杀头之旅。
  根据李鸿章的意见,地方改革先不急,先制造大案,狠狠杀一批,流放一批,罢免一批。
  要让汉人大族恐慌,要让汉人大员畏惧。
  你们的权力,你们的官位,不是那么稳固的。
  摄政王给你的,才是你的。
  摄政王不给,你的家族产业,你的小命都保不住。
  所以,要制造大案。
  当年慈禧为了打击湘军势力,将杨乃武小白菜案扩大化,把一百多名官员处理了。
  但对于左宗棠和李鸿章来说,这种级别的案子,实在太小了。
  什么案子牵连最大?
  什么案子,能够打击地方大族之根基?
  当然是科举舞弊案。
  要说,有清一朝在科举上算是严厉的。
  但苏曳掌权一来有一个特点,对科举一事相对放纵。
  其他权力都抓的很紧,但对科举一事,则是比较冷淡,不太干涉。
  咸丰朝的时候,会试和殿试的主考官,旗人也占据一定的主导地位。
  但是到了苏曳掌权之后,仿佛特别相信汉人大员,放手得非常彻底。
  一开始,许多汉人大员还小心翼翼的。但是见到苏曳是真的放手,所以胆子就越来越大了。
  所以这六年的科举考试,暗中舞弊实在很多。
  甚至可以称得上猖獗了。
  在有意的放纵下,这种腐烂的速度是极快的。
  科举腐败范围之广,完全让人不敢置信。
  而且更可笑的是,苏曳放手之后,很多汉人大员,地方大族真觉得,科举考试就是他们的势力范围了,竟然真的开始圈地了,而且打压排挤新式学堂的书生,打压洋务系势力。
  整整六年的钓鱼,现在也终于到了收割的时刻了。
  苏曳不在京城,在某个平凡的日子,某个平常的朝会。
  都察院的十几个御史,忽然揭开江南乡试的科举舞弊案。
  紧接着,几千名落榜书生联名上奏章,举报江南乡试科举舞弊。
  两宫太后震怒,下旨左宗棠和马新贻为钦差大臣,前往南京彻查江南乡试舞弊案。
  仅仅只过了一天,左宗棠、马新贻带着几百人的官员,几千名守备师南下,彻查科举舞弊案。
  这个声势,真的把人给吓住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