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据伸手捻起田边离自己最近的一颗麦穗瞧了瞧,笑着同旁边的农夫道:“这些麦子可是你种的?长得真好,再过两月便可成熟, 必定颗颗饱满, 迎来丰收。”
  “借小郎君吉言。瞧这长势,如果没有意外,确实该是丰收。”农夫憨笑, “小郎君还懂这个呢?”
  虽不知眼前一行人的身份, 但观其衣着华贵, 牵有马匹, 还带着贴身侍从,便知不是普通人家,当是出身贵族。此等贵人,少有懂农事的。怎不让人讶异?
  刘据点头:“略懂一些。阿父很重视农事, 每年都会自己耕耘尝试。家中产业多, 也额外给了我一些弄田,供我偶尔闲暇伺弄。”
  农夫讶异, 看看刘据,又看看刘彻,十分惊诧。这跟他所想所知的贵族可真是大不相同。
  刘据又指向目所能及的诸多麦田:“这些都是你们村的吗?”
  “是。前些年并没有这么多。那时我们村在整个邑县都称得上穷。我们能有今日,多亏了陛下与太子。”
  说到此,农夫语气激动,万分感慨。
  刘彻刘据眉毛一挑,刘据笑着道:“这话怎么说?”
  “小郎君有所不知,从前我们村虽然临近水源,但水位太低,水流更是湍急,取水不便。偏偏无论农田与日常都需许多水。
  “我们只能用水桶一桶桶挑上来,费时费力不说,取水量也有限。是太子殿下做出水车,陛下令官府出钱出力,为我们挖沟安置,还在岸上设有石磨与水碓,用以推磨与舂米。
  “更别说还有曲辕犁、三脚耧等物,省了我们好多力气呢。后来陛下又准许我们开荒。村长就组织大家,每户出劳力将旁边那块荒地垦了。”
  农夫越说越高兴,脸上堆满笑。
  刘据眨眨眼:“那你们多出这些农田,顾得过来吗?”
  “当然顾得过来。贵人们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什么工,什么善事,什么利器?”
  刘据提醒:“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农夫拍手:“对对,就是这句。我们现今有各类新式农具,虽说田亩多了,但农作起来比以往还要轻松点。
  “尤其这些地种出来除去赋税,全是自家的粮食。田亩多,产出多,留下的自然也多。谁不欢喜。我们还嫌少呢。家中劳动力多的,再来点也使得。”
  刘据点头。
  两人说话间,农夫妻子来为其送午食。
  农夫笑嘻嘻接过来,打开篮子,一大碗麦粥,虽是粥,但也挺稠的。一碟青菜,还有一小碗鸡汤。鸡块就两三块,但对于普通农户来说,这伙食属实不错了。
  农夫也有些惊讶,看向妻子:“今儿杀鸡了?”
  “村里杀了三只,各家分了点鸡块。”
  刘据挑眉:“村里杀,各家分?”
  农夫点头:“也是太子殿下想出来的方法。劁猪跟养鸡。这两个法子让猪跟鸡增产不少呢。村长说户户养恐养不起也多有不便。不如大家一起养,养成了大家分。”
  刘彻眉宇微动:“这法子不错。你们村长是个有想法且能干实事的人。”
  “是。我们村长人可好了。他说若家家户户养,大家又要顾这些畜生,又要顾农田,事多且杂,太耗费精力。也不是每家每户都能弄出这么多槽食给畜生吃。
  “不如一起养,村里规整,每家每户选人轮流照顾。所用槽食也由大家一起想办法。
  “我们养了快四年。前两年费力了些,后两年掌握方法,人员安排妥当。养成的猪跟鸡长势都很喜人。卖出去赚一笔,偶尔还能宰杀几只给大家分。
  “虽然不是天天有,但逢年过节少不了,平常也会挑日子。村里若不杀,自家想吃,自个村里人买,也便宜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