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森小馆 第1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青梅酒最好选用42°的酒作为原液,这边几坛大概在42°到53°之间,尝尝吗?”秦爷爷将阿恬带到一旁,给她说架子上的几个大酒坛。
  “是清香型的吗?”阿恬问。
  秦爷爷笑了:“我这里不分清香还是酱香,你尝尝,若是有缘分,就买走。”
  阿恬怔了怔,然后笑了:“好。”
  她不会喝酒,尝这种私家酒坊的酒就有点费劲,因为真的感觉不到好喝。
  哪怕只是一小口,也如同滚烫的热气流过喉咙,到了胃里,更是烧得可怕。
  岩浆沿着窄小崎岖的道路蜿蜒到潭底,然后,被烧热的潭水再顺着原路喷涌出来,熏透了凉薄的晴空。
  阿恬张着嘴,呼哧呼哧:“好热啊!”
  秦爷爷笑出了声音,这种坦率又自然的不明白,比不懂装懂亦或似懂非懂又难以启齿的要可爱的多。
  阿恬一共尝了七种酒,她决定订三种。
  一种42°,一种56°,还有一种,阿恬管它叫不驯。
  据秦爷爷说,这种酒的度数已经达到65°,就是酒饕也不敢在这种就面前大放厥词,阿恬会选这个,属实出乎他的意料。
  “若是有缘分,就买走,这可是您说的。”阿恬一边付款一边说,“它紧紧抓着我的味蕾不放手,不带走,太可惜了。”
  脑子里到现在还是它火辣辣的味道,胃里面也还燃烧着它的余烬。
  用这种酒泡出来的青梅酒,大概要到深秋才能饮用。
  到那时候,寒风乍起,烈酒入喉,夏日余烬未灭,冬日碳火已燃。
  围炉煮酒,三分秋意醉,七分留春迟。
  第21章
  阿恬一共订了四十斤酒。
  不驯十斤,56°的十斤,42°的二十斤。
  和秦爷爷商量好下午三点半送到青森小馆,阿恬奔向今日第二个目标,养蜂人的家。
  养蜂人所处的位置很微妙,名义上算村子里,但实际上却同阿恬一样也算青森的范畴了。
  只不过,比起青森小馆,养蜂人的家还是比较靠近森林外围。
  上百个蜂箱不是闹着玩的,整个村落、临近村落以及镇子上的有些店铺的需求全部来自这里,甚至还有外省的人专门过来拉。
  司雨雨家的蜂蜜,以营养价值高味道独特而闻名。
  独特的地方在于,全国独此一家,任谁也模仿不来。
  司雨雨三十出头,家里人早就赚够了钱买了房子到镇上养老,司雨雨性格有些孤僻,对人疏淡冷漠,对蜜蜂却很有感情。
  有传言说,是蜂子投胎报恩来了。
  大家有时用这个来调侃司家,被一家人一笑了之。
  但司雨雨人却很好,做事稳当细心,偶尔用点蜂蜜也不要钱,久而久之,口碑渐渐传了出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