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 第52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声音好像能传染,一声响罢,另一声又起。
  秦瑶回头看去,老伯和两个青年男人,脸都尬红了。
  秦瑶抬头望天,已是正中午。
  “没吃早饭啊?”她问。
  三人齐点头,老伯解释:“初来乍到,学政司那边没登记好,心里便一刻不敢放松,只想着先将考生认证办妥再寻一住处自备饭食,没想到京城里这般大,走了一上午还没能走出这条街。”
  “老伯还备了饭食?”秦瑶有点好奇。
  她没见过古代赴京赶考的考生,还以为大家都是准备充分才来。
  适才见了这三人,才想起来,这里既无导航,也无网友各种攻略可共享。
  有学问者人人为私的时代,若不是师徒门生,普通人单是离家来京,便已是极不易。
  再成功走到京城的,更是经济、体力、智力中的佼佼者。
  果然,老伯反手指了指自己背上行囊说:“在下备了些家中带来的五谷,初来乍到,容易水土不服,但有家乡五谷就不怕了。”
  “而且自己做饭食,也能节省许多银钱。”
  老伯大大方方的,秦瑶听着只觉得十分有趣。
  另外二人显然比较好面,不说舍不得吃这路边摊子十几文一碗的面汤,只说忙忘了。
  “不急不急,先将事情办妥再说。”二人乐呵呵说。
  只是肚子还是不争气,发出咕噜噜的叫声。
  秦瑶耸耸肩,便将手里拿着逛街吃的小点心递给老伯。
  反正那两人也不急。
  老伯忙推迟,“这怎好意思。”
  秦瑶:“没事,尝尝味道,应该挺不错。”
  眼看她放下食袋便往前大步走去,老伯莞尔一笑,道了声谢,赶紧跟上。
  小点心气味儿馋人,老伯腹中饥饿更是好胃口,拿起便吃。
  里面的点心也却如秦瑶所说,味道挺不错的。
  光闻味儿的另外两人,隐约有点后悔死要面子。
  老伯吃了两三块儿,腹中饥饿感压下去后,便将剩下的包起来放入行囊,留着下顿再吃。
  有秦瑶带路,三人终于来到学政司府衙门前。
  这边已经排了两条长队,全是前来赴考的读书人。
  这还是第一批到的呢,就有四五百人了。
  接下来还会有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直到二中旬,答题空白卷糊名结束。
  秦瑶估算了下,明年那场春闱,考生估计有三四千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