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有操莽在前,九锡的名声基本上……就被败坏了。
  这样一来,李严写信劝诸葛亮受九锡,含义就十分微妙了。
  而丞相收到这封信之后,立刻写信喷了李严一通,“吾与足下,相知久矣,可不复相解!”
  接下来的辩白跟《出师表》有点儿像,先是“吾本东方下士,误用于先帝,位极人臣,禄赐百亿”,然后继续苦口婆心“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
  到这里,一切都很正常,但丞相十分霸气的,又加了一句:
  “若灭魏斩叡,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耶!”
  说得直白点儿就是“只要大功告成,来个十锡我都受,九锡算什么!”
  ……某种意义上说,你觉得丞相在立flag。
  虽然在上一条时间线,这个flag并没有立起来,反而因为出师未捷身先死而赚了后世无数人的眼泪,但,这条时间线上,这个 flag立起来了!
  虽然还没有“灭魏斩叡”,但“帝还故居”已经实现了!而且距离“灭魏斩叡”也不太远,现在大家准备论功行赏了,这个十锡,诸葛丞相到底受还是不受呢?
  你大概猜出了李严的套路,等论功行赏时,拿出诸葛亮的信,一脸真诚的为丞相请九锡,反正王莽曹操都受了,不管诸葛亮受不受,恶心他一番还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非得在刘禅面前把这个好感度给拉下来不可。
  所以你该怎么办呢?
  就你这不擅长政治斗争的人来思考这个奇葩问题,你得出的结论是:告状要趁早。
  就这个结论,你又进行了一次通神。
  针对你的问题,神使明确告诉你三件事:
  1.诸葛亮不会拿出李严那封信去抢前告状的;
  2.提前告状确实可以解决掉李严;
  3.如果你不解决掉李严,他还会继续在朝中为官;
  当你回到相府时,丞相还未入睡,正靠在榻前,看一卷闲书。
  见你回来了,他抬了抬眼皮,“阿迟赴宴归来了?”
  ……这个感觉有点怪,你恍惚记得以前都是他在外面疯狂加班不回家,偶尔回来一次你就阴阳怪气他。
  但你还是含含糊糊的“嗯”了一声,一边简单洗漱,一边企图切换话题。
  “先生在看什么书?”
  “《淮南子》。”
  “哦。”
  “阿迟不知?”
  “哈?”
  “《淮南子》虽为杂学,其中多有奇物异类、鬼神灵怪,”丞相将书放下,看了看你,“看来是无稽之谈。”
  ……你大概懂了这是本什么书。
  就在你洗漱完毕,爬上榻准备进入待机模式时,丞相又开腔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