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坐在案几后沉思的大司马陈群是没什么兴趣欣赏少女的,他家中虽有美姬,不过用来款待宾客,现下国事忧心,更没了宴请宾客的兴致。
  但这一缕甜美澄澈的香气飘到陈群身侧时,倒确实令他想起了一件小事。
  逯三行刺不成功,诸葛亮仍然活着,他却将自己折进去了。
  当然,折耗一个死士算不得什么,陈群也不关心逯三会如何死,死得有多凄惨。他只是有些感慨——天命或许真的不在大魏了。
  蜀国的丞相活了下来,而魏国两位大都督,一则降,一则病入膏肓。
  数月之后,谁能御之?
  难道靠夏侯玄这般“朗朗如日月之入怀”的宗室子弟吗?
  “逯三的事办得如何?”老人叹息着丢开手中那几封密报,靠在凭几上揉了揉眉心。
  老仆迟疑了一下,“衣冠冢已立。”
  这一点迟疑并未逃过老主人敏锐的感观,尽管他此时正在为老眼昏花而烦恼。
  “如何?”
  “那逯三不过是个无赖,他既已在蜀授首,便不必再将那两名……”
  “我不过千金买马骨罢了。”陈群又揉了揉眉心,眼前却仍是模糊一片。
  曹家之千里驹亦不再有,伯乐又有何用武之地呢?
  他长叹一声,“说这些又如何?你料理毕琐事后,将马政官寻来,问他渑池军马缺额可曾补齐?”
  得了令后,管家悄悄的出了书房,挥手招来一名仆人,悄悄吩咐了几句。
  待仆人欲离开时,老管家有些不忍心,又将他叫了回来。
  “莫为难了那俩女孩子,不若还是用鸩酒吧,好歹体面些。”
  居于邺城之中,室内同样点起“摽有梅”,并且与陈群关心着同一件事的,还有任城侯曹彰之子曹楷,不过他与来客晓得门窗紧闭,又命心腹守于院落之中,而后才在内室悄悄聊起了这个魏人十分关心的话题。
  “消息当真?”
  “魏王听了那老匹夫的谗言,未曾公之于朝堂,但,有弟相熟的小黄门悄悄告知,自然是真的。”
  “经此刺杀事,那诸葛亮必然恨极了大魏,如何还肯宽柔待降?”
  “此事皆陈群自作主张,与我等有何干系?大都督曹子丹现下病势微沉,恐将就木,陛下虽天资聪睿,却为那般奸臣所惑,我等还有何可倚仗处?”
  曹楷虽讲得激昂慷慨,夏侯儒却仍犹豫不决。
  “便是真要降,也该待洛阳城破后再表奏王上,由魏王定夺,现天下十三州,我大魏仍据其七,中原仍在我手,怎能轻易言降?”
  “两年前雍凉亦在我手,那时天下十三州而魏占其九,不也如此这般了?”曹楷急急忙忙地说道,“现下降蜀,我等爵位不失,魏王亦能不去王爵!若待困守孤城,欲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夏侯儒抬眼看了看这位小表弟。
  身为曹彰之子,曹楷却并未继承其父的勇烈,反而十分热心权势享受。他数次欲留京师,皆为魏王所斥,只好在任城与都城间寻找理由,不断往返,时间久了,曹叡也就懒得逐他离开了。
  但不管他如何经营,朝政皆被那班老臣把持得水泼不进,尤其陈群还是个风格峻整,动由礼节的人,当初能弹郭嘉不治行检,现在对这等闲散宗室也没什么好脸色。
  因此陈群虽未意识到与曹楷有仇,曹楷却早已将他记恨上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