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 第22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卞玉京支支吾吾想说点什么,但是始终还是不好意思说出来。
  李适微微一笑,将卞玉京抱在自己的怀里,温柔的说道,
  “逗你的啦,不管儿子女儿本官都喜欢。你要好生休养,有什么事就吩咐下人去办。”
  “来,看看本官新作的诗词,是不是文采斐然?出类拔萃?”
  卞玉京只好把目光放在诗词上,轻松吟唱道,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头。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归恨却休。
  云澹澹,水悠悠,一声横笛锁空楼。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的确是一首好词,言辞清丽,韵味悠长。不过郎君堂堂男子汉大丈夫,更是当朝一品大员,怎么借女子的形象和心态抒写离恨。”
  “这样有违郎君英明神武的形象。”
  李适顿时傻眼,尼玛只顾着抄得开心,居然还有这种原委。
  “玉京此言差矣,本官虽然位高权重,卓尔不凡,但是本官可是十分尊重女子。站在女子的角度抒写,只是为了更加的情意婉转,朴素清丽。”
  卞玉京???你尊重女子,那为何奴家到现在还没有身份地位。
  还好卞玉京现在光去想自己的身份一事去了,完全没有心思搭理李适的诗词。不然几番交流,在才女的照射下,李适肯定原形毕露。
  李适也很聪明的避开诗词,找到其他话题,
  “玉京,本官听说你还有个胞妹?”
  卞玉京顿时心一紧,他还想要奴家的妹妹卞敏?
  “郎君,奴家是有一个胞妹叫卞敏,只是她已经有了心上人。”
  李适顿时大失所望,本来还想试一试姐妹花什么的。
  又和卞玉京聊了一会李适便将她亲自给送回闺房,卞玉京其实还是挺感动的,郎君还是挺疼人的。
  待李适走后,卞玉京顿时一愣,自己今天去的目的好像还没有完成?
  他好像说生了儿子,就娶奴家进门,又说儿子女儿他都喜欢???
  李适又回到书房,准备再“作”几首诗词,纳兰的看来也不太行,不符合本官的气质,那首“北国风光。。。”好像就挺不错的。
  第322章 崇祯十六年的二月
  时间进入二月以来,朝廷最为重视的便是春耕,高额的粮价让各行各业都较为艰难。
  但是没有办法,北方多年的自然灾害,又战乱频繁,导致粮食大规模减产。
  再加上运河的堵塞导致漕粮无法进京,虽然有海上运粮,但是规模不大,杯水车薪。
  还好李适将民间的粮食给挤了出来,勉强足够维持京师地区的粮食供应。
  于是朝廷痛定思痛,开始着手北方三省的春耕,以求保证北方粮食的稳定。
  崇祯十五年的冬季下过几场大雪,待到崇祯十六年的二月积雪慢慢融化,打湿了土地,正好有利于春耕。
  朝廷甚至派出内阁大学士吴甡巡视山东,内阁大学士郑三俊巡视山西,甚至派出大量的朝廷官员下到地上的州县监督地方官府积极开展春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