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 第22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于是杨廷鉴来到旁边的房间,一个苏州的同乡士子李安世。
  杨廷鉴敲开了房门,主动说道,
  “李兄,你还没有休息吗?我看好多同年都在打包行李,准备这两日回南方,你怎么什么都不准备。”
  只见李安世叹了一口气,
  “这次是我第三次入京参加会试,我也快到不惑之年(四十岁),但是一事无成。本以为这次能考上进士光宗耀祖,振兴门庭,没有想到还是落第。”
  “今日见杨兄等人前去讨要说法,以为会有转机,没有想到也是毫无结果,我也只能在等等看,希望会有奇迹。”
  杨廷鉴点点头,这举人虽然也能做官,但是要是能登科入仕,起点和终点肯定要比举人身份更高。
  “现在若是有个机会让李兄也能中进士,但是会付出一些代价,李兄愿意吗?”
  本来神色暗淡的李安世顿时来了精神,激动的说道,
  “只要能让我中进士,什么条件我都可以答应。”
  杨廷鉴顿时大吃一惊,这么容易?说好的文人风骨呢?
  只见李安世讪讪一笑,
  “杨兄可能认为在下为了能中进士,不知廉耻,但是谁又知道我的无奈,我也是背负这振兴家族的重任。”
  “我们李家在正德,嘉靖二朝出过六名进士,可谓是风光无两。但是从那以后便再也没有出过进士,甚至连举人都少的可怜。”
  “曾经我们李家也是苏州数一数二的大家族,现在连个名号都排不上。祖父,父亲对我期望之至,今生我最大的夙愿便是让祖父父亲的期望成真。”
  杨廷鉴再次点点头,这个李安世还是可以信任的。
  “李兄只要你愿意投靠当朝李适大人,那么这次的进士便有你一个,你愿意吗?”
  李安世顿时大喜,激动的点点头,
  “我愿意,我愿意。。。”
  杨廷鉴再次震惊,这李安世也太迫不及待了,不会有什么阴谋吧?
  见杨廷鉴脸色阴晴不定,李安世顿时心头一紧,赶紧解释道,
  “其实若是有机会让我投靠李大人,我早就迫不及待的投靠了。只是我想投靠李大人,李大人也不一定看得上我啊。”
  “我们江南籍士子之所以对李大人怨气十足,一是李大人的土地征税三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李大人是浙江人。”
  “而且喜欢任用浙江乡党,现在整个朝堂之上都充斥着浙江大佬,严重挤压了其他官员的位置,特别是江南籍的官员。”
  “要知道江南籍的官员才是朝堂上的主力,现在被排挤在边缘,能对李大人有好脸色才怪。”
  “但是说句在理的话,原本我大明烽烟四起,日薄西山,而正是因为李大人横空出世扭转了局面。”
  “如今京师,甚至是整个北方的情况,杨兄想必也有所见闻,其繁荣程度超过南方数倍。”
  “还记得崇祯十三年的会试,我也到过京师,那时候的京师和南方相比也只是伯仲之间,甚至北方落后南方。”
  “但是现在的一切,难道不是李大人的功劳?浙江的士子说得对,李大人足以比肩于少保,张太岳。”
  杨廷鉴顿时恍然大悟,看来投靠李大人也不是想得那么不堪。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